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家庭教育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关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最终指向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为解决当前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等教育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把家庭教育放在法律高度去认识,把“家事”变成了“国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抓住主要矛盾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制定良法善策
④立足关键部分,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引用了《孟子·藤文公上》中的名句:“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下列选项与该名句所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②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3 . 对于微信朋友圈,有的人把它当成自己的日记本,有的人把它当成自己的社交名片,有的人把它当成自己炫耀的平台,还有的人把它当成自己的宣泄出口,什么样子的“朋友圈”往往体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C.人们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事物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形式不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庄严地写入党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此全面部署。

材料一


材料二目前,城乡在居民收入和消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居民需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城镇居民希望农村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农村居民希望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些新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


(1)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蕴含的哲理。
2018-11-22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区油田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