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2024·黑龙江·三模
1 . 国内区域经济竞争原本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并从过去的商品领域逐渐转向了服务业和生产要素领域,带来了产能过剩、低层次重复建设等副作用,因此需要规范竞争、消除壁垒。当前应规范竞争、消除壁垒是因为(     
①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勇于直面矛盾,积极解决矛盾
④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大盐碱地集中区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从自身的水盐条件出发,进行分类改造,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松嫩平原因季节性降雨不均,土地盐碱化严重,故采用培育耕层、以稻治碱、连通河湖的方法,涵养生态,沃土好水种出了优质稻。内蒙古河套灌区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耕地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但不同地块的盐碱化程度不同,故分别采用“留”“用”“改”方法,科学灌溉,解开了次生盐碱化症结。新疆地区盐碱地全年干旱少雨,于是推广有机肥还田,培育种植“吃盐植物”,收效同样明显。

(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
(2)结合材料,请就如何综合利用盐碱地提一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宁,天下平。继长江保护法实施后,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针对黄河流域各种特殊问题,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规定特别制度措施;坚持全流域一盘棋,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阐述黄河保护法中所蕴含的智慧。
4 .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这意味着建设农业强国,需要(     
①体现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农业发展充满信心
③走自己的路也要学习国外模式,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充分考虑人口、土地、历史底蕴等因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更预示了中国金融改革正在步入新阶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必要借鉴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因为(     
A.联系具有普遍性,发达国家的利率政策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
B.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国国情不同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量的积累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各国的利率改革有共同之处
2023-07-18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等二校联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视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某校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甲、乙两名同学对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过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会一成不变,必然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但这些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

乙同学:这一科学论断能更好地坚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对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意义。
(2)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完成续写。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几百年过去了,今日之中国更具内涵、更具底气,也更令人瞩目。
所以,明日之中国将更加辉煌,令人充满期待。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07-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7 . 下列选项与“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所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D.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8 . 我国科技部部长谈ChatGPT:它有很好的计算方法,同样一种原理,在于做得好不好,比如发动机,大家能做出发动机,质量是有不同的。踢足球都是一个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像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砥砺自我中顽强拼搏
③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特征
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为大力发展智能建造,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住建部将北京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要求试点城市根据实际,严格落实试点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各项试点任务,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要(     
①加强规划,防止矛盾的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
②开展试点,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③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措施
④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以推动问题的解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

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作为我国第43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茶艺,其成功必将带来我国茶文化、茶技艺和茶产业的又一次蓬勃发展。


(1)中国茶艺申遗成功是释放中华文化魅力的又一次机遇。请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中国茶艺申遗成功必将带来我国茶产业的又一次蓬勃发展,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