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动画艺术佳作迭出,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书写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篇章。

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振作之路、主角江流儿的成长历程,既给孙悟空、唐僧的形象增添了新内涵,又通过对师徒二人关系的重新定位,把西游故事讲出了新意。影片对实景拍摄、动画转化技术的运用,使树林、草地、山谷等场景达到逼真的视觉效果。

《白蛇》里白娘子、小青突破传统民间神话“报恩”的单一维度,以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丰富了观众对这两个人物的认知。影片中“水漫金山”的场景,前后耗时近3年,水墨韵味和现代动画相辉映,观众如身临其境。《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是充满自信又淘气活泼的现代孩童,他既延续了传统故事中人物的叛逆性格,又跳出传统神话框架,加入担当责任、把握命运的现代意识,传导“不服输、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全片特效镜头占近80%,几秒钟的镜头制作、打磨须经数月之久。


(1)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收获口碑票房双丰收,有人据此得出结论:“有创新意识,影片创作就能成功。”请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二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以科技评价为例,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各不相同,即便同是基础研究,不同学科也不宜一把尺子量短长。特别是当前,补上科技创新短板,我国急需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减”去不必要的条条框框,为的是扩大科研单位和科学家的自主权,科研管理上做“减法”,并不与做“加法”对立,只有把束缚科技人员手脚的体制机制障碍“减”下去,应当“加”什么才会更加明晰;“加”“减”并举优化科技管理,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人才不受束缚、轻装上阵,我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有更加充足的底气、更加澎湃的动力。补上科技创新短板,着力加强基础前沿研究。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如何做好科技管理改革的“加减法”。
2023-10-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2 . 随着中央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工作的深入,北京市近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带来的变化,也展示在了人们面前。

中央生态环境督察组督察的情况

督察组的意见

北京市全市206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106个不符合水功能区要求,劣V类断面占比39%。各区纳入目标责任书的69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中,40条进展迟缓。玉带河河水呈明显墨黑色,夏天随着气温升高河道会散发出浓烈臭味,玉带河被周边老百姓戏称为“黑带”河。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压力传导不够与工作统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环境管理粗放的问题较为突由,环境质量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明显差距。

北京市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败

采用第五代下沉式再生水技术整改碧水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再生水主要用于环球影城、城市绿心,玉带河生态补水及电厂供水,成为城市第二水源,处理厂地上的设施部分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被打造成城市休闲公园。外迁重污染企业,如重化工企业的东方化工厂,外迁后其厂址被改造成一个集健身、休闲、景现于一体的绿色城市公园,

把过去脏乱差的治理“洼地”,建成人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公园;把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列为整改重点的河道污水处理厂,改造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绿地;把具有典型“邻避效应”的重污染厂区,打造成人们争相观光赏玩的休闲景点,使其成为公开接受所有人检验的生态环境治理地标……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简要说明北京市近年的生态治理实践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论启示。
(2)有人认为,北京市环境治理成效初显的背后隐藏着环境治理的“绿色辩证法”。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

3 . 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如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掉以轻心,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导致矛盾风险挑战传导、叠加、演变、升级,是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


结合材料,阐释“伟大斗争”的思想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智慧。

4 .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将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出台政策、制定战略的“先手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我们党为什么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材料二   立法调研是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在调研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与基层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对需要立法规范的,增加或调整相关条款;对需要完善配套政策的,推动相关部门在政府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中作出规定。例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起草《北京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到顺义区仁和镇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时,镇、村负责人以及部分人大代表、农业企业负责人踊跃发言,围绕完善乡村医疗养老服务、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传承等畅谈意见建议。在立法调研、座谈会、听证会等传统形式之外,各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还通过网络平台等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从而有效拓展了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立法的新渠道。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说明立法调研对推进科学立法的作用。

材料三   调查研究要善于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始终拿好“放大镜”“显微镜”,对各项工作系统扫描、全面体检,落实到人、具体到事,对“小问题”给予“大重视”,做到小事不放松、小节不忽视,深查细究、找准症结、见微知著,不断细化问题清单,形成整改台账。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及时发现和准确把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预警上做文章,在化解上下功夫,找到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谈谈党员干部如何找到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3-07-19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济南市第十二届市委延续优化以往发展战略,提出了“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奋斗目标。简单明了的六字诀表述,展现出加快济南发展的雄心壮志。

济南市某校高一(1)班学习小组以“六字诀助力强省会”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以下是同学们搜集梳理的部分内容。

【树典范,打造法治政府】

济南市多年获评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让泉城市民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3年,济南全力争创全国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奋斗目标。


   
(1)结合以上泉城市民的发言,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分析济南市获评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的典型经验。
【创品牌,激活文旅泉城】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揭示济南市荣登“五一”周边游“吸金力”榜首的成功密码。
【强科技,点亮创新之光】

“济南一号”成功发射,全国第一张量子治霾监测网在济南初步成型,技术的创新与实破正是济南以科技创新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的真实写照。奋楫争先的济南正“精准落子”,推动各区县充分利用当地优势,为建设强省会蓄势蓄力。

槐荫区

市中区

聚焦“科创兴”,全力打造创新策源先行示范区,争当“科创济南”主力军。在“科创十条”和“智汇槐荫”人才新政22条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团队选择落户槐荫、逐梦槐荫……

强化全篇谋划、系统布局,举行新能源(光储充换)产业对接活动,进一步探索新能源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应用路径,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已集聚能源相关企业186家,产业规模突破3200亿元。

(3)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济南市是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城市发展赋能的。
2023-07-14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我国有着全球最全的产业分类和最强的产业链供给能力。这种“大而全”可以发挥规模优势,但也一定程度上把众多细分行业深度锁定在低水平扩张和路径依赖上。即使在人工智能、共享经济、新能源车等新产业上,也是“惯性”地复制重化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产业规划铺摊子、上项目,制造企业抢风口、圈用户、打价格战。

制造业突围绝不是解“一元方程”,把各个产业揉成一团,而是在高中低不同位阶下求“矩阵解”。对于高阶解,突出体现在“卡脖子”之痛上——高端制造,如芯片制造的光刻机、精密制造的高端数控机床。与之配套的人才评价机制、收入分配结构、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的深层次改革需同步推进。对于广大的一般解,面对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我们需要打开新的视野把存量转化为增量,这也是构建“双循环”的应有之义。对于低阶解,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不能一味否定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不能简单地用退出和淘汰来“一刀切”。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制造业突围。

7 .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确立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行动指南和根本方针。

材料一   先立后破就是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同时要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经过4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市场已经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大的框架与结构已经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改革,探索一条先立后破、不立不破路径,是符合当前实际的选择。

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先破后立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法。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不突破旧体制的藩篱,新体制很难建立起来,改革只有选择先破后立、大破带来大立。

(1)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都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正确抉择。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二   “先立后破”中的“立”,指的是创造出新机制、新技术、新业态等新事物;“破”,指的是摒弃旧机制、旧技术、旧业态等旧事物。当前改革就是立新破旧。其实践意义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步推进改革。这就要求调整政策和推进改革必须“适度”。就当前形势来说,推动改革的前提条件是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也就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必须与经济运行相适应、与经济形势相适应,这样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把握“立”和“破”的度,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政治智慧的巨大考验。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知识,说明当前改革应如何做到“立”“破”有度。
2024-01-20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是中国人民在新征程.上的宣言书,是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也为全国人民创造时代伟业吹响了集结号。

◆开辟了新境界

人类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不是单一的,具有不同形态和不同样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传统“国强必霸”“文明冲突论”和“零和博弈”等思维方式和扩张、掠夺现代化模式与理论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创新性、包容性、超越性与引领性,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促进全人类的交流合作,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为人类文明向更高文明阶段演进探索了新路径,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开辟了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1)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阐述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迈上新征程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实现共同富裕等不得也急不得。之所以说“等不得”,是因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就像一场长跑比赛,接过了全面小康的“接力棒”,进入共同富裕“新跑道”,就要全力以赴跑出“加速度”,容不得片刻犹疑。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欲速则不达”,共同富裕只有保持“急不得”的耐心,有计划、分阶段地往前,才能积小胜为大胜。


(2)“实现共同富裕等不得也急不得”,结合材料并运用“运动的规律性”对此加以说明。
2023-01-16更新 | 51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善,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极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论述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够找到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办法
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包含,要从中国式现代化找共同特征
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中国式现代化为他国发展提供借鉴
④把握事物矛盾的普遍性,才能够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都是建立在其自身历史土壤之上的,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不同,各国教育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在逻辑和生成规律。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必须牢牢扎根于中国大地,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中国高等教育先后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和苏联的办学模式,虽然欧美发达国家和苏联的成功办学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但中国高等教育与之相比有着极大差异,兴起的历史背景不同,发展的制度和路径不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也完全不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独特性要求,需要我们扎根于中国大地办教育。


结合材料并运用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扎根于中国大地办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