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2021年9月,中央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横琴、前海要做好改革压力测试,及时总结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改革创新成果,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强化发挥以点及面的改革示范和引领作用,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材料表明(     
①全国“新路径新模式”存在于具体“压力测试”之中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矛盾
③具体“压力测试”存在于全国“新路径新模式”之中
④全国“新路径新模式”与“压力测试”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下列与该要求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①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②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③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1-09-17更新 | 531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2届高考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媒体”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新媒体。

在网络传播地位日益凸显的今天,在自媒体上,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多了展现自己才华的平台;信息更加地透明和共享;丰富了大众获取知识和新闻的渠道;给自媒体人带来收益;公众舆论形成对社会的有效监督,促进社会进步,等等。和任何事物一样,自媒体的发展也具有两面性。在自媒体给大众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乱象丛生带来的负面效应也突出显现:恶意篡改历史者有之;造谣涉黄者有之;更有甚者,利用手中的自媒体账号资源,大搞“黑公关”,敲诈勒索……自媒体的野蛮生长,扰乱了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

对此,国家版权局、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剑网”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整治自媒体乱象,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依法取缔、关闭了一批非法自媒体账号。但有专家指出,整治自媒体乱象不能一关了之,必须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强立法立规,为自媒体发展立规矩,对触犯刑律者予以法律惩罚;二是政府要依法治网,依法管网要积极作为,做到监管不缺位;三是自媒体自身要加强自律自重,以守法为基,以诚信为本求得生存和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相关哲学原理,谈谈你对自媒体发展的认识。
4 . 2019年5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对仅在本县级行政区域内经营或资产规模小于100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预计约有1000家县域农商行可以享受该项优惠政策,释放的约2800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此举(     
①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创新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抓住了服务县域的中小型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特殊性
③把握了银企间的斗争性,推动解决实体经济面临的难题
④坚持了与时俱进,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一段时间以来,地摊经济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噪音扰民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问题屡遭禁阻。但地摊经济天生具有的创业门槛低、失业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等特点也让其难以被舍弃。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地相继出台政策为地摊经济松绑,充分释放地摊经济活力。这表明(     
①矛盾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是相对的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事物的利弊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改变 ④认识事物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为中国政坛带来习习清风,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与文化自信。比如,习总书记曾告诫全党:要坚持底线思维,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系辞下》)。下列古诗文中与此句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南宋吕祖谦《东莱博议·葵丘之会》)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④纵有良法美意,非其人而行之,反成弊政。(胡居仁《居业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05更新 | 468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7 . 与下图漫画“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反映的思想接近的有(     


①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②南人乘舟,北人骑马
③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④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上海浦东新区迎来开发开放30周年。30年的奋斗,浦东从一片滩涂之地,发展成为今日中国经济版图上闪亮的明珠。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浦东一直在努力。

“”20世纪90年代,浦东率先实现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市场化,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环境。21世纪初,浦东新区率先进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与经济运行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面临国内外发展环境的转变,在浦东建立了上海自贸区,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

30年间,浦东一直努力发挥“窗口作用、示范意义”。浦东要做“苗圃”而不做“盆景”,始终代表中国队在国际舞台争“金牌”,奋力站上“C位”,也让浦东样本可复制可推广。这“窗口”和“示范”,不断推高中国开放层次。

30年间,浦东一直以敢闯敢试改革开放精神,继续走在新时代发展的前列。这是浦东30年来发展繁荣最强劲、最根本的推动力,是决定未来能否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所在。

浦东开发开放走过“而立之年”,成就值得骄傲,未来更加可期。后疫情时代,浦东将大力推进文化强区战略。7月,举办了“浦东重点电竞游戏项目集中签约活动”,30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将带动全区电竞游戏产业新增百亿营收。9月,“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也正式启动,意在通过树立“大国工匠”的标杆,培育和集聚一批尊崇工匠精神、高素质的美术人才,推动工艺美术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浦东正在着力打造“世界设计之都”,旨在通过创意与设计服务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全球城市做出贡献。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上海浦东发展成为今日中国经济版图上闪亮的明珠的成功经验。
(2)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未来浦东大力推进文化强区战略的意义?
(3)借鉴浦东新区文化强区发展战略,就“后疫情时代,助推哈尔滨冰雪文化产业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9 . 对事物进行标签化的归类,原本是我们对事物进行初级认知的一种简便形式。然而当越来越多的群体被贴上标签“官二代”“富二代”“砖家”“中国式城管”“广场舞大妈”,便形成了对人的固定看法。在“标签化思维”下,城管都是暴力的,路人都是冷漠的,老人都是讹人的……“标签化思维”的缺陷在于(     
A.没有看到矛盾具有普遍性
B.对事物进行归类有缺陷不利于认识事物
C.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D.没有看到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   H省根据中央会议精神和省情变化,决定进一步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打通国内经济内循环各个环节:开通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企业登记、申领发票等线上“一表填报”,线下“一个窗口”一次领取或寄递,实现不见面办理,对零售新业态探索实行“一照多址”。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发展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加快新基建建设,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大试验平台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统筹推进物流供应链建设,降低物流综合成本,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H省的改革和发展举措对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针对全球性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及疫情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冲击,在2020年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格局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专家指出,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有内无外,也不是忧外无内,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打造新发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以我为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以扩大内需为战略为战略基点,绝不是关起门封闭运行,而是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通过挖掘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内外循环具体途径和办法,促使内外循环循环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2)结合材料,用矛盾有关观点分析如何处理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经济内循环主要指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是打造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当务之急。


(3)从经济学角度,列举畅通我国经济内循环的两个有利条件,并选任一一个有利条件简述理由。
2020-12-22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