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纸上行走》中的个别领导干部的行为(     

①从书本而非实际出发,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②脱离了实践和群众,是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
③不敢直面矛盾和问题,否定了矛盾的特殊性
④在调研中走形式,违背了求真务实的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漫画《不确定》(作者:李玉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不确定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积极者找到
发展的机会,消极者看到失败的恐惧!

《不确定》

A.在人生的发展历程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
B.事物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发展的前途是不确定的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4-04-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卷
3 . 17岁姑娘甘佳佳为广西喜摘“十四冬”首金,无雪训之地却产生滑雪冠军!为创造冬季运动奇迹,教练员为运动员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夏季的训练主要集中在成都气垫雪场,训练起跳和空翻技巧等;冬季到吉林长白山等北方雪场;此后,回到广西进行一个半月左右的恢复训练⋯⋯每年如此,从未间断。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A.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办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C.认识事物矛盾时看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光明的,但前途是曲折的
2024-04-11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春运,寄托着阖家团圆的期盼,也映照着时代发展的脉动。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外向型经济,打工潮涌动,也催生出中国独有的春运。到了2000年,返乡流、务工流启势浩大。然而当时国家铁路营运里程和平均时速不足,每逢春运,一票难求,车厢拥挤不堪成了民生痛点。如何应对春运大客流,一度被视作难解的课题。为了破题,这些年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推动大规模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高速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世界第一,交通运力显著提升;各类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让春运的行程更加智能、高效、舒适,也为大国经济畅通了脉络,如今新兴旅游流、休闲流,与传统返乡流、务工流相叠加,汇聚成澎湃的春运潮流,释放出流动中国的强大活力。但是2024年的春运大考又暴露出在自驾出行中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够完善这样的问题,春运还需要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春运难题破解历程的认识。
2024-04-10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春节前后,哈尔滨等地的冰雪经济“火”了,冷资源变为了热经济。然而近些年,不少地区上马了一些冰雪项目,没有雪就造雪,冰不够厚就制冰,企业投资不足就政府补贴。由于先天资源不足、项目不具吸引力、消费链条不完善等原因,最终许多项目归于门可罗雀。这些地方冰雪项目失败是因为不懂得(     )
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不同的
②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致客观规律的惩罚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相互转化
④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7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阶段性检测(二模)政治试题
6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在“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国家商务部确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将抓好各项政策落地开花,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024-03-13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创新部)
7 . 在高中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加剧了择校竞争。2023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致力于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出“新建一批”“扩容一批”“帮扶一批”“提升一批”。这说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应解决主要矛盾,顺应人民对教育的新需求
③事物矛盾的特殊性随着人们的需要而改变       
④发展基础教育需要解决好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现代化”以“中国式”新的时代内涵,使我们在历史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使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葆有自主性。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     
①蕴含着各国现代化的共性
②对其他国家有普遍指导意义
③是人类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④与各国现代化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3更新 | 31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江西专版)05

9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红楼梦》-直存在多种解读。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是政治小说,胡适认为是曹雪芹的家世自述,刘心武认为围绕宝玉而进行的钗黛之争,实质是明清之争……对《红楼梦》存在多种解读是因为(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客观条件限制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暴露有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有多种真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红楼梦》中著名的“正邪两赋论”指出: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正邪两赋论”吸收了中国哲学“气论”的精华,认为人禀气而生,气有正邪,则人有善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气运的变化,决定了初世、盛世、衰世、末世的更替。“正邪两赋论”折射出的辩证法思想有(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②我们应该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会有不同的矛盾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