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所谓低空经济,一般是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能够赋能千行百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重要引擎,形成至少万亿级别的市场。

作为中国发展低空经济的一个试点,W市聚焦发展通航研发制造产业链,航空产业园目前已经形成航空材料、航电、飞控系统、电子元器件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覆盖从整机、卫星、无人机、发动机到综合维修、运营保障等全产业链项目近200个,基本实现“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航飞机”。2023年10月,W市印发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产业循环体系初步建立,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低空飞行基础保障体系基本完善,飞行服务更加广泛,实现全市低空经济“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提升”,加快发展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到2025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的生产力。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轻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因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使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

但是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绝对隔离绝缘的,那些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更不是简单化地抛弃传统产业,这意味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作为基础。传统优势产业规模大、占比高,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更具根植性。这意味着,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材料三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3)高三的王同学在学习《逻辑与思维》后认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要善于联想就能成为未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024-05-2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政治押题卷一
2 . 俗话说“春捂秋冻,百病难碰”,其实这句话还真的有一些道理。但“春捂”不能一概而论,是否“春捂”,要根据天气而定。“捂”的程度也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秋冻”也要把握好度,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冷了也不添衣,而应该是身体略感凉意,又不觉得寒冷。而且“春捂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群,老人和小孩,以及一些因病身体虚弱的人群,其抵抗力弱,还是要多加小心。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②应该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而不应盲目固守
③要善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但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称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因为(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②价值的评价没有确定的客观标准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从所含哲理看,下列诗句与漫画寓意最接近的是(     
A.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2022-12-19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制定黄河保护法,是党中央着眼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黄河保护法的基本框架是在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支撑下,借鉴和参考《长江保护法》相关立法经验和章节体例,多维度科学设计的,既考虑了黄河流域自然灾害防范与治理、流域生态环保、水资源保障和利用、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基本问题,同时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来谋篇布局。黄河保护法将为系统解决黄河流域治理面临的难题提供基本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如何科学立法才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古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在今天,宛如同心圆玉璧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铭刻冰雪纹和祥云纹。古老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于方寸之间交相辉映。一枚奖牌,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生动缩影,彰显着温润优雅的文明气度,寄托着人类的共同梦想。

当前,环顾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激荡,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冲突还是对话、对抗还是合作,已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交流中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依据。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7 . 花色各样的中国瓷器名扬四海,瓷器颜色主要由釉里所含的金属元素决定。青瓷的釉里含有铁元素,而白瓷的釉是单纯的石灰釉,铁的含量越少越好。青花瓷融中则含有钴元素。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一件瓷器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②不同颜色瓷器的特殊性寓于其普遍性之中
③具体分析瓷器的普遍性才能区别不同颜色的瓷器
④把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才能制造不同颜色的瓷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1更新 | 9430次组卷 | 7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政治试题
8 . 纵观百年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表明(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事物的发展需要量变在临界点上保持相对稳定
④事物质的飞跃以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为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俗语,也称常言,是由群众所创并反映群众生活经验和愿望的、简练而形象化的,具有口语性、通俗性、趣味性的语言单位,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俗语对应的哲学启示恰当的有(     
①有上坡就会有下坡——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
②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好钢用在刀刃上——善于抓住事物的主流
④解铃还须系铃人——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27更新 | 718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某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线路的互补性不强,从整体看,它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小,对城市经济发展所起作用不明显。为此,该市研究制定本市旅游发展规划,依据时代需求和城市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加强打造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坚持以优化服务为重点,真正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计划到2025年,建成两大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努力建成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该市建设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做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