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2023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强调:要加强荒漠化系统性综合防治,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怎样打好这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2023-11-17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0年1月,《京津冀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问世,京津冀三地条例文本统一、各自审议表决、同步出台,成为京津冀协同立法的标志性成果。尽管三地经济基础和环境状况不同,但最终实现了法规名称一致、章节结构一致、主要治理制度和法律责任趋同。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地方协同立法(     
①重在凸显各省市环保法规的地方特点和针对性
②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要求
③有利于不同地区法规间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
④体现了环保法规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塘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历史沿革的写照。

如今的西塘亦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长中的西塘确立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城”的思路,创新设计了融古典和现代艺术于一体的新式建筑,在古今对接中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风貌的基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净地,游客们领略江南水乡风景的胜地,原住民们发家致富的福地。西塘古镇以特有的文化气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西塘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西塘是我们的,也是大家的;西塘是江南的,更是世界的。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分析西塘古镇为什么“是江南的,更是世界的”。
4 .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具体国情的鲜明特色,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④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昭示着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事物矛盾的关键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矛盾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974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爱挑毛病的人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城府深;活泼的人毛躁,内向的人老实;青年人开化,老年人迂腐。这种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定性看法的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然而,“刻板”往往与事实不符,影响人们对人和事做出客观评价。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不断运动变化,对事物不宜有定性看法
②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用同类中的重点代替两点
③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共性掩盖个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4更新 | 408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地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7 . 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1更新 | 2586次组卷 | 5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铁路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昙花是一种灌木状肉质植物,花开起来大而美丽。昙花一般不在白天开花,要到晚上八九点之后才会开,而且开放时间很短。敬称“昙花一现”。如今,花卉园艺学家采用“偷天换日”、“颠倒昼夜”的科学办法实现了昙花在白天开花,满足了赏花者白天宽花的需求。上述现象体现意味着(     
①昙花独特的开花方式说明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具体特性
②昙花可以依据周围环境的不同有意识地调控开花时间
③园艺学家采用科学的办法改变了昙花的生长规律
④园艺学家能够充发挥主观能动性满足不同赏花者的需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4更新 | 245次组卷 | 52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
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
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05-21更新 | 629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月考二政治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是我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的决战之年。我国扶贫开发坚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