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2023年6月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强调:要加强荒漠化系统性综合防治,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怎样打好这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2023-11-17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能矿、生物等资源禀赋区域差异明显。黄河流域上中游多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活动较为发达,水资源开发强度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仍在持续。近年来,我国沿黄河地区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上游,青海、四川、甘肃以三江源、祁连山、若尔盖湿地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中游黄土高原,人们创造性地开展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仅在陕西省,封堵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的淤地坝就有3.4万座。山西省持续打响汾河治理攻坚战,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在下游,山东、河南两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随着一系列举措实施,黄河流域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面积“双减少”,实现水土保持率、拦减入黄泥沙“双增加”,黄河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母亲河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提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坚持分类施策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以“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主题撰写一篇哲学小论文。
要求:①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有关知识;②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3 . 2020年1月,《京津冀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问世,京津冀三地条例文本统一、各自审议表决、同步出台,成为京津冀协同立法的标志性成果。尽管三地经济基础和环境状况不同,但最终实现了法规名称一致、章节结构一致、主要治理制度和法律责任趋同。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地方协同立法(     
①重在凸显各省市环保法规的地方特点和针对性
②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要求
③有利于不同地区法规间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
④体现了环保法规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我国的水稻经过育种技术创新,正在迈入智能育种的4.0阶段。4.0阶段是利用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进行基因编辑的智能育种阶段,将大幅度提升种质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释放资源价值,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完全不同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联系
③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塘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历史沿革的写照。

如今的西塘亦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长中的西塘确立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城”的思路,创新设计了融古典和现代艺术于一体的新式建筑,在古今对接中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风貌的基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净地,游客们领略江南水乡风景的胜地,原住民们发家致富的福地。西塘古镇以特有的文化气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西塘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西塘是我们的,也是大家的;西塘是江南的,更是世界的。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分析西塘古镇为什么“是江南的,更是世界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生要经历“三重境界”:人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年龄渐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回归初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有人如此解读“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指普通人看什么是什么,只看表面;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指人开始思考表面背后的内在含义;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指人生开悟,人大彻大悟后明白山水自然的可贵与美好。由此总结出结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是庸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是俗人,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是智者。


结合材料,运用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对“三重境界”进行合理解读。

7 . 长江经济带在过去的高速发展中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有效治理已迫在眉睫。据此国家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长江经济带各个地区根据长江沿线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构建生态保护专门化格局,完善环境治理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还需要选择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要积极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验,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做法。
8 .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具体国情的鲜明特色,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④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昭示着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事物矛盾的关键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矛盾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955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爱挑毛病的人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城府深;活泼的人毛躁,内向的人老实;青年人开化,老年人迂腐。这种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定性看法的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然而,“刻板”往往与事实不符,影响人们对人和事做出客观评价。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不断运动变化,对事物不宜有定性看法
②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用同类中的重点代替两点
③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共性掩盖个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4更新 | 399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地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