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是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主权安全风险加剧、意识形态斗争加剧、价值观念冲突加深等新挑战,教育难度和紧迫程度前所未有。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不仅回应了人民对国家的浓浓深情,更以法治之力保障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

这是一部面向全体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律,该法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和功能,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其中特别突出了青少年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该法还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及其内容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024-02-13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八岁意味着青春和自立,意味着责任和使命。某中学高三年级同学以“我们是‘00后’”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认识自我

对于“00后”的评价,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00后”是“温室长大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有人认为,“00后”是“有爱心的一代”“有担当的一代”“可敬的一代”,一代牛过一代;还有人认为,对“00后”的认识不能标签化.....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们要正确审视自己。

青春誓言

在学校举行的成人仪式上,18岁的同学们欢聚一堂,在老师、家长、知名校友和各级领导的祝福下,向青春致礼,立下神圣誓言:“我已长大成人,永远做祖国忠诚的儿女,从今天开始,我以诚心对他人,以孝心对父母,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提高修养,增长才干。天地为鉴,国旗为证,十八而志,青春万岁!”铮铮誓言蕴含了我们青年学子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更是我们“00后”学子的行动指南!


(1)请联系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正确认识自我。
(2)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为塑造“00后”形象,拿出你的个人行动方案,至少写出两条行动措施,并分析其哲学依据。
2023-12-25更新 | 114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也是现实的问题。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指出:我国的黄河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治理黄河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不同地区各有其特点,治理黄河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游要以水源涵养等为重点,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实施“千万工程”二十年来,不断深化和拓展其内涵外延,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学好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刻把握其哲学意蕴。请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浙江经验唯物辩证法依据
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
依据不同地形地貌,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2023-11-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土地、能矿、生物等资源禀赋区域差异明显。黄河流域上中游多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活动较为发达,水资源开发强度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仍在持续。近年来,我国沿黄河地区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上游,青海、四川、甘肃以三江源、祁连山、若尔盖湿地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中游黄土高原,人们创造性地开展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仅在陕西省,封堵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的淤地坝就有3.4万座。山西省持续打响汾河治理攻坚战,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在下游,山东、河南两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随着一系列举措实施,黄河流域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面积“双减少”,实现水土保持率、拦减入黄泥沙“双增加”,黄河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母亲河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提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坚持分类施策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以“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主题撰写一篇哲学小论文。
要求:①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有关知识;②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同根同源,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在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福建既有天然优势,也担负重要使命。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要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善用各方资源,深化融合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先行先试,扩大授权赋能,持续推进政策和制度创新;坚持因时因地制宜,支持条件好、优势突出的地区率先试点、以点带面,引导其他地区找准定位、协同增效。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我国为什么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直播以其特有的真实感、代入感,为传统文艺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京剧、昆曲、民乐、书法、泥塑等传统艺术纷纷进入网络直播间,从各自的小天地飞向了社会大舞台。但也有专家指出:以网络直播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固然“吸睛”,但仅仅赶个热闹是不够的。内容选择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为了流量而恶意篡改亵渎传统文化;呈现方式上,如何在迎合受众年轻化与审美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灵魂与特色;发展过程中,如何在把握重点的同时,促进传统艺术全面协调发展;方法选择上,如何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同时,合理借鉴其他文化成功发展的共性经验。只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传统文艺才能真正融入生活,真正在创新中“火起来”“活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传统文艺如何才能借助网络直播平台真正“火起来”“活起来”。
2023-01-30更新 | 190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00多年前,有一位诗人乘着扁舟而来,与一座城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李白。30多年前,有一场盛会从马鞍山起源,顺着滚滚江水,唱响了长三角,它叫诗歌节。以诗仙为名,以诗歌会友,连续举办33届的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已成为马鞍山闪亮耀眼的名片,涵养出一座城的文化自信。

为进一步传承长江文化,与长江共生、共进,创造体验长江奇观的文化之旅,马鞍山市与国艺中联文投携手,开发长江文化体验空间项目“长江不夜城”。项目融合长三角文化特色,结合采石矶生态旅游区独有的山水风景、人文历史、民俗非遗等元素,通过独特的场景艺术演艺形式,展现长江流域的底蕴和魅力。沉浸式巡游演艺、古今穿越快闪……2022年11月,在采石江畔,以长江文化为主线的夜游IP项目长江不夜城完成首次内测,全面展现了城市山水风景、人文历史、民俗非遗。

在马鞍山,从文化艺术到经济发展,从城市建设到市民素养,诗歌元素渗透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已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传统诗歌文化的启蒙。诗歌是城市特色,亦是发展底色。


(1)诗歌是城市特色,亦是发展底色。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说明马鞍山市是如何涵养文化自信的。
(3)请为该市涵养诗歌城市特色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破解难点堵点问题。一要解决“有养老、无医疗”问题。医养结合,“养”是基础,“医”是核心。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养生保健、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二要解决“有签约、无服务”问题。在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上,基于老年人差异化健康需求,设计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做细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要解决“有机构、无人才”问题。人才资源是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医养结合人才不足等问题,需要多渠道引才育才,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四要组织实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国家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哲学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对此,有人将其解读为:互联网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


结合材料,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有关知识,谈谈对“互联网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