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深刻表明: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世界上既不存在统一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有关知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合理性。
2023-12-0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天津生态城枫林社区是“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该社区以老人“家门口”养老服务为切入点,着力打通为老服务的“最后一百米”,创新实践“居家+社区+机构”+“医养+康养”+多个党建共建为老服务联盟的“3+2+N”养老模式,打造康养结合、护养结合、医养结合的复合式老年社区,全用心守护银龄“新青年”,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有人认为,枫林社区“3+2+N”养老模式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5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某镇以此为契机,坚持探索乡村建设行动“落地”新思路。该地有一定农业、畜牧业养殖基础,其养羊的“羊村”形象与某知名动画片中的“羊村”形象十分贴合。基于这一灵感,该镇全方位借力打造“羊村”形象,设置活力羊村集市、羊村产业园等几大区域,打造“IP”主题乡村亲子游产品以及具有乡村韵味的亲子体验空间。除此之外,该镇还把羊村乡村“新IP”与传统特色古窑相结合,将保护“窑文化”当作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镇还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并定期召开文保员工作会议,对下属行政村及社区工作人员加强指导,让古老“窑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该镇还进一步拓宽思路,打造集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工业园区、科研校区、旅游景区“五位一体”的现代创新产业园区“机器人小镇”,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振兴新路,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该镇在乡村建设中的举措蕴含的哲学智慧。
(2)联系当地实际,为推动当地旅游资源和产品走出乡村提两条具体建议。

4 . 1987年,综合了图形、剪贴画、多种字体的制作软件PPT诞生。1990年,软件PPT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发布,从此将专业性的演示文稿普及为傻瓜型的简易操作,并进一步强化了办公系统的可视化。今天,PPT已跨越各种文化、成了职场生活的象征。

流行必然伴随争议,对PPT的批判、批评、抱怨、戏谑从未消失。

焦点之一可以称之为思维的简化。各种表意方式中,数学推演、纯文字论证肯定相对复杂,而可视化展示势必会降低问题的复杂性,这种为照顾人的注意力而作出的取舍,舍去的往往是需要多重逻辑推演的关键内容。另一个争议焦点可称之为思维的模板化。PPT软件使人人都能成为制作者的关键方法,是提供各类使用模板。内容的要点、要点之间的关系、条件与结论间的逻辑,或多或少都要服从于模板的展示方式、注意力抓取要求,而论题重要与否则取决于“展示”技巧的高低。

技术是服务了我们,还是规训了我们?是使“人”更丰富化,还是使“人”更同质化?今天我们生活在PPT的日常里,要保持对“常识”的审视,至少常提醒自己一句:世上不止PPT一种思维。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你对PPT思维的反思。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深刻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明确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时间表和路线图,是新时代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献。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简要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认识。
2023-01-15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

——习近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材料二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这一年,我在北京迎接了不少新老朋友,也走出国门讲述中国主张。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始终如一珍视和平和发展,始终如一珍惜朋友和伙伴,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做法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列举两例“中国方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民间文学类、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等。

作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柴胡制剂方法,传承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广州某制药企业在小柴胡制剂方法传承人的带领下,将原来的“人参方”“党参方”加以改进,并传承古法将药物浓缩,研制出工业方“小柴胡颗粒”。患者以温水溶解即还原为汤剤,这既便于携带和服用,又保留了古法制剂的功效且口感清甜,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中药的印象。如今,该小柴胡颗粒销售额持续增长已接近5亿元,小柴胡制剂方法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小柴胡颗粒的研制对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有人从上述制药企业的成功中得出结论:“唯有充分挖掘经济价值,方能更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和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只有不断探索和坚持走自己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展现区域发展特色、提升地方综合影响力的一张金名片,是具有强大社会感召力和文化引领力的省域品牌。杭州某校学生围绕“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议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关于“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内涵的探究成果。

◆“诗画江南”以简白的笔触,勾勒出浙江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优美的山水风光,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意象美。它不仅体现了浙江山水的秀美,更是高度概括和凝练了浙江的人文气质与文化韵味。

◆“活力浙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态,体现了浙江的敢为天下先,弄潮儿勇立潮头的那一股子“精气神”。正是这样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活力,才使得浙江成为了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

◆“诗画江南”与“活力浙江”组合,代表一种意象和现实交融、地理与人文结合、历史与未来贯通的审美意境,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图景与动力的多彩描摹。今天的浙江,“诗画”与“活力”是辩证统一的:奋斗带来富与美,富与美催生出更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阐释浙江省“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内涵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2)假如“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一张明信片,请你从“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中任选一个角度,推介这张“明信片”中的一个元素,并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阐述你的选择依据。
2022-11-08更新 | 1052次组卷 | 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