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先立后破”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先构建新机制、新体制,再废除原有的机制、体制;二是先把新动能、新产能培育起来,让它站住脚,再削减和淘汰相对落后的产能和供应体系。无论是调整政策,还是推动改革。都应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大刀阔斧地“破”,彰显的是改革魄力;统筹谋划地“立”,展现的是改革智慧。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市场已经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的框架与结构已经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改革,探索一条先立后破、不立不破路径,是符合当前实际的选择。

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先破后立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法。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不突破旧体制的藩篱,新体制很难建立起来,改革只有选择先破后立、大破带来大立。

(1)结合材料,选用一个恰当的辩证思维方法,阐明“先立后破”中蕴含的改革魄力与智慧。
(2)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都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正确选择。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2 . 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如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掉以轻心,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导致矛盾风险挑战传导、叠加、演变、升级,是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


结合材料,阐释“伟大斗争”的思想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智慧。

3 . 向新求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中国正在向新求变,蓄能未来。

1.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作为主导推动力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作为重要产业载体,具有新的时代特质与丰富内涵的生产力。
(1)以下对新质生产力理解正确的是(     )
A.与生产力的外延不相容
B.与生产力的本质不契合
C.是属于生产力的种概念
(2)(多选)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新”在(     )
A.更高素养的劳动者
B.更和谐的劳动关系
C.更高技术的劳动资料
D.更广泛的劳动对象
(3)(多选)下列关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措施路径,正确的是(     )
A.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加大各要素投入力度→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B.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新科技攻关水平→掌握前沿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数字产业的发展→加快替代传统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D.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强的根基→实现原创成果突破→源头解决关键技术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多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给出重要的方法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
A.辩证的否定观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实践第一的观点
(2)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传统制造业基地,很多企业存在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失调,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及废弃物排放问题严重,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增长动力。政府要善于优化政治生态,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环境,推进东北全面振兴。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分析政府应当如何优化政治生态推进东北全面振兴。
___________
3.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高科技创新产业,经常会面临创新成果侵权等诸多挑战。请从知识产权的角度,为企业保护好创新成果提出两条建议。要求建议具体且有可行性。
2024-04-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材料二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谈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世界上没有固定的民主形式。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提振了发展中国家发展民主的信心,为人类民主事业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对此,以下评论恰当的是(     
①人类民主事业应该遵循民主发展的普遍规律
②各国选择的民主发展道路往往面临不同矛盾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直接运用于发展中国家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寓于人类民主事业的共性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文物古建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每一幢古建都是一段“独家记忆”。假如“一刀切”叠加商业,“一阵风”复建还原,那开发后的古建极易泯然于众不说,原有风貌底蕴也会受损,是原汁原味的再现还是功能迭代的巧变,需要用心挖掘、提炼特色,在契合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多作文章。这说明打理城市古建需要(     
①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探索古建活化利用的新路径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尊重其自身特点,拿出绣花功夫“量体裁衣”
③抓住事物主要矛盾,既要遵循传统构建工艺又要设法融入现代都市生活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城市古建保护利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等不得也急不得。各地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条件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不要一口吃个胖子,不要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③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必须同步变化、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4-2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政治试题(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污染物治理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是当前制约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改善的“新难点”。与常规污染物相比,光污染、“白色”污染、海洋塑料微粒等新污染物具有危害严重、风险隐蔽、不易降解、减排替代难度大等特点。

这个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已久,“现在提出新污染物治理,是很及时的”。参加今年全国政协联组会时,总书记叮嘱:“有了新的问题,不能说前面的老问题还没处理完就可以歇歇手,要同步抓起来。”联组会上,针对新污染物治理,总书记给出破题路径:要以“改革的思路、技术的力量、转型的方式、市场的手段”,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铺好绿色底色。

材料二   近年来,鄱阳湖水质呈持续改善趋势,但成效仍不稳固,主要原因是总磷指标不达标。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条例》于20241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全国首部针对湖泊总磷单项污染防治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确立了减少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加强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防治思路,对阳台露台洗涤废水直排问题、鄱阳湖流域含磷洗涤剂使用问题等作出规定。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治理新污染物,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铺好绿色底色。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释出台《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条例》的合理性。
2024-05-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和实践,但有的地方对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件大事、新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心里要热切,但头脑要冷静、步子要坚实,既谋“新”又重“质”。

材料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各地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到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避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能搞一种模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和价值转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诸项任务之首,并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新瓶装旧酒。当前,不少地方谈创新必说新质生产力,把新质生产力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盲目求“新”而忽视了“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但并不是和创新沾边都是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   实干为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涉及方面较多,只有提早谋划、科学布局、统筹兼顾,运用超前思维才能扎扎实实向前推进,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做到既谋“新”又重“质”。
(2)请运用超前思维特征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10 . 为解决核桃种植面积大但致富难的问题,回乡创业的小李深入种植户调研,通过林业部门连线科研单位改良核桃品种,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出核桃糖、核桃乳等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小李的创业之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立足局部,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以认识为来源,规划创业的路径
③抓住矛盾的特殊性,积极解决难题            ④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