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应当正确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必然地包含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尽管在教育等民生领域,我们确实已取得许多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时仍存在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诚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1)结合材料,分别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说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党的工作的启示。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知识,为解决教育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任选除教育外的其他两个民生领域,分别指出它们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的典型表现。

2 . 国际法的发展历史表明,它是在人类社会度过各种重大危机、从乱走向治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增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国际力量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的重要任务。

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都将维护本国国家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国际公法的许多原则和规范致力于国家间意志协调。西方一些国际法学者以往提出的许多理论,与其自身国家利益密切相关。面对当今世界国内国际新形势,我国国际法理论应反映中国对国际秩序和国际法治的理念和观点,运用体现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符合国际公理的法律语言来概括和表达中国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提升中国国际法理论的话语权,为营造我国良好外部发展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其同体贡献学术力量。


我们在国际法研究和运用中应将中国立场与国际公理相结合。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020-10-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金科大联考2021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市隆重举行。据此完成小题。

1.40年来,深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深圳的跨越(       
①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表明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具有上升性
③是在新的质变基础上的适度量变的积累       ④是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实现的质的飞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是深圳的代名词,不过,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深圳还有一番慢生活。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当中,深圳人最悠闲,日均休闲时间2.83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4分钟。在“快”与“慢”的平衡中,深圳正让越来越多人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事物统一、相持、平衡状态的打破不利于事物的发展
②深圳人生活的“快”和“慢”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③深圳人的生活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深圳人生活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政治试题
10-11高二下·安徽宿州·期中
4 . 探月卫星一小步,人类文明一大步。回答问题。
1.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
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
④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卫星“嫦娥二号”经过长期研究准备,终于在西昌发射中心点火成功。这一成功发射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变革
D.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017-12-09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年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38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文综卷
6 .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也门撤侨行动中的感人瞬间,到陕西梁家河村的今昔对比,他在不同国家的演讲中别具智慧的讲述,带来一股外交新风,重塑着中国对外传播新格局。
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电视剧《木府风云》在东南亚掀起“中国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一套中国味十足的“诸子百家国风画传”丛书已成功展开版权输出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并不断走进世界人民心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的理由。
材料二   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印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越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7-05-0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四调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乌兰牧骑创排的蒙古剧《黑缎子坎肩》参加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于2017年7月4日、5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

该剧围绕一件黑缎子坎肩展开情节,通过萨仁和库鹿格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给人以刻骨铭心的视觉冲击和情绪感染。演出现场,演员精湛的表演、扎实的唱功将蒙古族民族、民俗和民间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受到现场观众的称赞。

专家们认为,该剧从蒙古族民歌中寻找创作题材,在唱腔设计上充分沿用蒙古民歌的曲调,在叙事视角上以蒙古族底层牧民的生活为切入点,不仅具有蒙古族特色,还契合了整个人类的心灵需求,在坚守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又在舞台表现和导演手法上努力追求现代化的呈现方式,体现出该剧的现代追求和当代视野。

材料二:某县发动基层干部群众,从宗谱村志、村规民约治家格言中梳理出5万余条“家训”;又根据“符合时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原则加以提炼;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通过“微家训”落地生根。村民认领和晒出的“微家训”大多和他们的经历有关,既体现美德,又代表承诺。现如今,通过村民晒“微家训”活动涵养文明乡风,当地展现出一幅党群连心家庭和睦、社会祥和的美丽乡村画卷,吸引了外来投资鼓了当地农民腰包。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蒙古剧《黑缎子坎肩》为什么能受到观众称赞。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县是怎样推动晒“微家训”活动。
2019-12-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三大世界文化名人逝世400周年活动。这将为我们重振中国戏曲艺术,向世界宣传中华优秀文化,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描写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表现出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出当时人民群众渴望获得更多自由的心声。在艺术形式上,汤显祖没有采用当时士大夫在音律上津津乐道的昆山腔,而是注重文采真情,选择了当地流行的宜黄腔,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汤显祖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作家的成功,在于他必须时刻关注时代主题,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民众心声。中国的戏曲艺术,有别于西方,除华美服饰、舞台艺术、独特唱腔、优美文词外,别具一格的表演理念、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更是中国戏曲创作与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所在。比如,同样是表现声音,中国艺术更强调无声之声,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同样是表现色彩,传统艺术往往用光亮表示黑暗。有声的寂静,有光的幽暗,则是中国艺术的独特感受。汤显祖《牡丹亭》的成功,对于今天的戏曲创作工作者依然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汤显祖《牡丹亭》的成功对当代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戏曲艺术风格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3)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依然有巨大的现代价值。为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当今社会中活跃起来,请你拟订两条公益广告。(每条20字以内,两条即可)
9 .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世界观及其行为会有不同的表现,幼年的时候,相信一切童话都是真的,在行为上主要表现就是模仿;到了青年期,便开始怀疑一切,怀疑一切道理都是假的,行为上表现为总是叛逆;到了中年,对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认识世界,行为上表现为处事稳重;到了老年,人的认识会更加理性,主要行为表现为与世无争……这说明
①同一事物在矛盾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特点
②哲学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
④在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影响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01-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届高三1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0 .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开发布。《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主流是好的,同时,文艺创作生产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意见》要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正确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以洋为尊、唯洋是从,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拓展爱国主义题材的表现空间,不断丰富形式,使文艺更加符合时代进步潮流,更好引领社会风尚。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面临的形势。
(2)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分析材料中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做法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
(3)《意见》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根据此要求,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每条限15字以内)
2016-11-26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一中高三二模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