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对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1)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创新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的理论依据。
材料二:“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开放的大手笔。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国际合作对象在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和贸易结构上的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一路一带”建设要有国际视野和品牌意识,有“思路”才有“丝路”。
(2)结合材料,说明在“一路一带”倡议推进过程中,应如何贯彻唯物论思想。
材料三: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精准扶贫是关键。W市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步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建立大扶贫数据信息库,实行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贫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发生。近几年来,该市已经累计助力人贫近20多万人。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相关的知识,分析W市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是如何做到精准扶贫的。
2017-06-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水平监测(期末)政治试题
2 . 随着上海九江路中国建设银行第一家“无人银行”的出现,“老人不会操作怎么办?”等各种质疑纷至沓来。实践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还要靠实践来解决,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D.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3 .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凝结着厚重的民族精神,哺育了中华文明。但历史上黄河一直水患频繁,仅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就有千余次。长期以来,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乱垦,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防风固沙能力减弱,水土流失严重,不仅使当地人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制约了当场经济发展,也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沿黄九省区缺水争水问题突出,工业和生活废水对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也严重制约着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经过长期、充分的调研,中央作出了“推动黄河流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

黄河横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青藏高原、荒漠戈壁、黄土高原以及严重缺水的华北平原,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从黄河生态系统这一有机整体出发,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分类施策。黄河上游针对荒漠化严重这一突出问题,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禁止乱砍滥伐乱垦;中游针对水土流失这一突出问题,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将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下游针对土地盐碱化、断流、地上河等问题,改良灌溉方式和种植技术,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加固两岸大堤。沿黄九省区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坚决打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攻坚战,同时也要解决好人民对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迫切需要,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2)运用一个哲学原理,简要谈谈如何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2020-03-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是我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的决战之年。我国扶贫开发坚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这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在我国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党和政府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从而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H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建立扶贫大数据信息库,实行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发生。


结合材料,分析H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是如何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解决问题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功驾驭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重大理论成果,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我国经济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并抓好我国经济工作,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材料三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对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矛盾观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新时代应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中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对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8-07-0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中国梦”是“美丽中国梦”。
材料一:重“霾”锁京冀、“霾”伏上海滩、十面“霾”伏……频频见诸报端。煤炭、钢铁、水泥等工业的发展,城市汽车尾气导致的污染,餐饮排放等使得我国大面积地区PM2.5(指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严重超标,形成雾霾天气灾害。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保领域的资金投放,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
(1)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
材料二:“中国梦”也是“美丽都市梦”。省城合肥好堵!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合肥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加快地铁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完善“限牌”总量控制、“错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打造美丽庐城。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合肥市是如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
材料三:“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皖南A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挖掘休闲旅游的文化特色。这座历经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既发展经济更保护绿水青山,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也让游客体味农村的古朴风情。
(3)结合材料三,谈谈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
10 .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某中学高二(3)班的同学组成探究小组,围绕“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课题进行了探究活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重温长征精神】
材料一   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彪炳史册的长征。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走好今天长征路,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长征精神对“走好今天长征路”的启示。
【感悟长征精神】
材料二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同学们就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甲:长征精神是万能的。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长征精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有了长征精神,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生乙:长征精神是红军这一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如今,它已成为过往,已没有时代价值和存在的必要。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传承长征精神】
材料三   宁夏西吉县因红军长征胜利会师而名扬天下。如今,这里成为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该县因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地区。
如何摆脱贫困?他们以“坚定信念、实事求实、独立自主、勇于担当”的长征精神为指导,确立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和产业强县战略。他们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以及依靠倜寨、倜戏、倜锦以及山清水秀.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造度规模经营。创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枸杞生产合作协会、牛羊养殖合作协会等。落实精准扶贫,对少数特困农户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近年来谊县经济安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西吉县是怎样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
【践行长征精神】
(4)请从认识论和发展观角度,就中学生如何“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要求:各选一个角度、言简意赅、观点明确。)
2017-02-24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