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榜样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根据时代特征和工作任务,从基层人民大众中树立榜样:林祥谦、彭湃等工农革命领袖,杨靖宇、张思德、白求恩、黄继光、邱少云等战争时期的英雄烈士,王进喜、钱学森、雷锋、焦裕禄、南仁东、袁隆平、杨善洲、吴仁宝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英雄楷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众多英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出现了“六化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美好图景。

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对于榜样文化的建设越发制度化、法律化,国家批准实施相关“条例”和“办法”,并以国家的名义隆重表彰功勋模范人物,多人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理解。
2021-09-23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1年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面对其它国家的卡脖子,对华为芯片的封锁,华为一度困难重重,但华为不止步,另辟蹊径,开创出了功能强大、万联万通的鸿蒙新系统,华为的这一创举必将让自己走出另一条光明大道,材料表明(       
①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②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对的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铸就辉煌成就的不懈奋斗史,也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全面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紧紧抓住当前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矛盾,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矛盾观点,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不同时期发展历程中呈现出的共同特征。
2021-08-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四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平邑、沂水、河东、费县)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接续奋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历史时期主要矛盾伟大革命伟大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新中国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1)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相关知识,探求“中国奇迹”之秘。
(2)结合材料,以“百年大党是怎样炼成的”为题写一篇时政短评。
要求:①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②紧扣主题,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③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40字左右。
2021-08-07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系列)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A)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人们在致敬科学家的同时,也在清晰地表达对科学家精神的尊崇与呼唤。

致敬科学巨星

2021年5月,我国科学界的多颗巨星相继陨落。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逝世,享年99岁……

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忘我奋斗的感人事迹,凝聚成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和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弘扬科学家精神

对科学家的尊敬与崇拜,是因为群众需要更多这样的人,也有更多人致力于成为这样的人。在悼念袁隆平院士的微博下,一个留言写道:“别哭了,准备上场吧,当熟悉的名字相继离开我们时,便要知道,时代的接力棒就要到我们手上了。”


(2)作为时代新人,你将如何接好时代的接力棒?选取“把握世界的规律”的一个原理加以阐述。
要求:①原理表述准确。②分析、论述与原理紧密结合,条理清晰,语言精练。③字数100字左右。
6 . 下面漫画《抄作业式整改》(     

①否定了矛盾的特殊性                  ②否定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讽刺了一些人没有从实际出发     ④坚持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特殊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7-18更新 | 16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旧村落蕴含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被称为“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应保护和利用好古旧村落,推动其“活”起来,实现其历史价值和生态价值。

某市为推动古旧村落“活”起来,依据当地不同地方古旧村落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确定发展思路。坚持不论采取哪种思路,都必须建立在统一规划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实现其长期可持续发展,他们找到了每个村落的独特定位,为每个村庄确定了差异化发展路径,让历史文化在保护中更好传承,让乡村景色更美丽、文化更兴盛。


结合材料,说明该市推动古旧村落“活”起来,实现其历史价值和生态价值是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2021-07-18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将之写入宪法确定为基本国策。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结构提上日程。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一政策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知识,说明我国不断优化生育政策的合理性。
9 .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如果说前期工作是以谋划筹备为主,接下来规划批准后就将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要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由此可见(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事物的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④我们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体现社会文明水平。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要加快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 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推进垃圾分类(     
A.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抓住关键
B.要把握矛盾普遍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加快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行垃圾分类就能促进生态文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