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下面漫画《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贯穿与事物发展的始终
B.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C.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D.矛盾具有斗争性,对立双方相互分离
2 . 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1更新 | 2586次组卷 | 5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毛泽东指出:“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 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的。”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画脚的行为主要错在不懂得(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②分析矛盾应以矛盾特殊性原理为指导
③只有全面看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只有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4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围绕确保粮食安全这个主题,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请他们提出意见建议。下列建议内容对应的哲学观点正确的是(     
A.确保粮食安全,强化科技支撑是关键——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矛盾具有普遍性
C.用好惠农政策工具,让农民种粮收益有保障——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整合优质资源,破解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难题——发展是普遍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家庭教育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关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最终指向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为解决当前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等教育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把家庭教育放在法律高度去认识,把“家事”变成了“国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抓住主要矛盾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制定良法善策
④立足关键部分,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更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回顾历史,资本主导的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现代化几乎与西方工业文明相伴而生,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进程相伴相随。正因如此,西方先行者的现代化经验被视为现代化“模板”。然而在实践进程中,不仅鲜有后发国家复制成功的案例,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因”,也逐步落入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的“怪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与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依靠十几亿人民的奋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

中国基于国情正走出一条超越“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世界表明“走得对、走得通”,也能“走得稳、走得好”。

到2049年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然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角度,简要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超越“西方化现代化”的理由。
(2)结合人类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好”。
(3)结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对、走得通”。
(4)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精髓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性。
(5)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一定要称霸,中国强大起来了,所以中国一定要称霸。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推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7 .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如果要求大家围绕确保粮食安全这个主题,提出一些建议,下列建议内容对应的哲学观点正确的是(     
A.用好惠农政策工具,让农民种粮收益有保障——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矛盾具有普遍性
C.确保粮食安全,强化科技支撑是关键——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整合优质资源,破解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难题——发展是普遍的
8 . 相似的西式快餐店,位置总是相隔不远;同类的家电零售商,门店总是相邻而居……这种聚合经营,商家之间虽然存在竞争,但他们可以通过共享消费群体、降低经营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实现合作共赢。这种合作共赢主要体现的是(     
A.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双方的对立性
D.矛盾的特殊性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材料一

材料意义
大力推进中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1(请勿在此处回答)
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2(请勿在此处回答)
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3(请勿在此处回答)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4(请勿在此处回答)

(1)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表格中材料的意义。

材料二   我国各地农村发展不平衡,情况千差万别,因而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因村制宜,不千村一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乡村建设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在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2)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材料二蕴含的哲学道理。
2022-05-27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应对困难和挑战,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坚决纠治任性用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坚决严肃处理漠视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失职失责问题。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防止政策执行“一刀切”、层层加码,持续为基层减负。健全激励和保护机制,支持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全国上下毕力同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请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知识分析: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怎样作为才称得上“善作为”。
2022-06-02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