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锌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它的重量占人体重的0.003%,但在人体免疫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锌不足人会出现淋巴细胞数量低落、免疫球蛋白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临床表现为肺炎、念珠球菌感染等,服用一些补锌制剂可提高自身免疫力。这启示我们(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②可以根据人的需要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要把握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小镇做题家”概念诞生于豆瓣的“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他们以“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作为符号和标签定义自身。下列为某学习小组同学关于“小镇做题家”的思考。

基本陈述:“小镇”是青年无法选择的家庭出身和社会背景,“做题”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模式,“做题家”本质上是这群“小镇青年”兼具优越感和无奈感的自我认知。社会宏观环境引导性偏差、高校育人生态支撑性缺失以及个体社会资本先赋性匮乏,构成“小镇做题家”自嘲现象的基本生成机理。对于这一现象,需要从社会和高校的宏观层面以及家庭和个体的微观层面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引导这一群体实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甲同学:对于“小镇做题家”群体而言,他们将高考视为社会阶层上升的重要途径,跨入名校之门是他们受教育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次跃升,高考更是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面对人生的分岔路口,“小镇做题家”们只要将面对高考时的执着与才智应用在未来的求学谋生,就能够取得更高层次的成就。

乙同学:从“小镇”走出的他们背负着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希望,来自外界的严要求与高期待混杂着自身朦胧的想象吹大了“小镇做题家”成长预期的泡沫,有时甚至会偏离现实、不切实际。小镇做题家或以原有方式继续成长,或不断改变自我适应社会,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难以改变“小镇做题家”未来的窘况。


(1)请在甲同学和乙同学的论述中选一种,结合“历史唯物主义”与“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相关知识予以评析。
(2)结合材料,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小镇做题家”破冰提出各一条建议并指出其哲学原理。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名校

3 . 2022年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牢牢把握互联网发展的正确方向,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富有生机活力的网络空间。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走出一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治理精准高效、数字文化繁荣发展、数字安全保障有力、数字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联系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如何让互联网为人类服务。
2022-12-15更新 | 471次组卷 | 6卷引用:政治(北京B卷)
2023·浙江杭州·一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展现区域发展特色、提升地方综合影响力的一张金名片,是具有强大社会感召力和文化引领力的省域品牌。杭州某校学生围绕“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议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关于“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内涵的探究成果。

◆“诗画江南”以简白的笔触,勾勒出浙江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优美的山水风光,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意象美。它不仅体现了浙江山水的秀美,更是高度概括和凝练了浙江的人文气质与文化韵味。

◆“活力浙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态,体现了浙江的敢为天下先,弄潮儿勇立潮头的那一股子“精气神”。正是这样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活力,才使得浙江成为了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

◆“诗画江南”与“活力浙江”组合,代表一种意象和现实交融、地理与人文结合、历史与未来贯通的审美意境,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图景与动力的多彩描摹。今天的浙江,“诗画”与“活力”是辩证统一的:奋斗带来富与美,富与美催生出更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阐释浙江省“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内涵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2)假如“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一张明信片,请你从“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中任选一个角度,推介这张“明信片”中的一个元素,并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阐述你的选择依据。
2022-11-08更新 | 1052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杭州一模) 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M县古城,古城内的城墙、文庙、县衙、日升昌票号等都是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在非遗领域,M县也逐步构建了非遗传播体系,建立非遗数据库,在非遗展览馆之外形成了推光漆器、木版年画、面塑、彩塑、剪纸等20余个传习所(工作室)。除了传统的静态展览,M县还积极探索通过多种媒介阐释古城的历史文化。如情境体验剧《又见M县》和正在制作中的一些动画片,将古城票号文化、镖局文化、饮食文化等融入其中,用新颖的方式推广M县文化。

M县还将工业用地转变为文化展示用地,植入新的功能。如废弃几十年的柴油机厂,在各方的推动下转变为国际摄影大展、M县中国年等活动举办的文化场所,在此建设的电影宫,则成为M县一年一度国际电影展的主场地。如今,这个工业遗产地不仅成为M县新的文化地标,也成为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这些活动也为古城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信息量与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吸引了专业人士、年轻创业者在M县聚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M县是如何激活当地文化市场的。
(2)推动古城复兴不能舍弃“历史之根”与“文化之魂”。运用所学的矛盾的知识说明此观点的合理性。
(3)某古城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请你为此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2-06-21更新 | 438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考模拟文综政治试题(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月19日,人民日报一篇《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的文章备受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航指路。文化寻根更为继承与发展。目前,全国公布14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定1065片历史文化街区,确定5.41万处历史建筑;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1600家。一个个数据、一个个项目,感染观众,契合观众内心需求,反映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成果。


(1)文化寻根更为继承与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革命文物、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具有感染观众、契合观众内心需求,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文化价值。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文化寻根更为继承与发展。请就如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2-06-03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教育集团 2022届高考仿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四)
7 . 2021年底,一位获得2021年度万科公司优秀新人奖的员工“出圈”了。这位名叫“崔筱盼”的员工并非真人,而是数字化虚拟员工。她可以快速监测各类事项的逾期情况和工作异常,通过邮件向同事发出提醒,推动工作及时办理。但是当“崔筱盼”这样的虚拟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共视野时,虚拟人的伦理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材料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为其提供世界观的指导
②人们要始终热情支持、悉心保护新生事物的成长
③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最近,某直播健身操火遍全网,特别是其中的毽子操,更是掀起跟跳热潮。但也传出多人因跳毽子操而受伤的新闻。对此,运动学专家提醒大家选择运动方式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且运动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这启示我们(     
①对潮流时尚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思想
②分析个体差异就能实现健康减肥
③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促进运动效果的质变
④要果断抓住时机,赢得健康主动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五月模拟试题(二)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材料一

材料意义
大力推进中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1(请勿在此处回答)
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2(请勿在此处回答)
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3(请勿在此处回答)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4(请勿在此处回答)

(1)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表格中材料的意义。

材料二   我国各地农村发展不平衡,情况千差万别,因而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因村制宜,不千村一面,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乡村建设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在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2)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材料二蕴含的哲学道理。
2022-05-27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2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2日,人民网发表了《“禁柴封灶”保了数据却冷了民心》一文,该文对一些地区环保管控升级,致使当地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体挨冷受冻的现象提出批评。

2021年开始,一些地区禁止烧柴火,甚至采取封堵炉灶等极端手段。随着北方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当地部分老人和困难群体挨冷受冻,令人揪心。据媒体报道,中午12点,一些居民家里温度不到7度,早上起来屋内更是只有4度或5度,居民在家要穿厚厚的棉衣,或钻在被窝里,还冻得直打哆嗦,甚至有残疾人被冻哭……虽然当地政府免费发放了电暖气,可是“暖气片开开,温度也上不来。”很多住户室温不满10度。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得到的回复却是“咱这也没办法”。当地开展的所谓“包联帮扶”,实际却是严防死守、严禁烧柴。“领导带队,现场办公”不解决群众的冷暖问题,只是“回头看,再封堵”,让挨冻的群众怎么想?

该文认为,环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依靠保民生、重协调、可持续的有效措施,万万不能保了数据而冷了民心。


某班开展时政学习,思想政治老师推荐了人民网上这篇文章,要求学生以“数据与民心”为题,写一篇短评。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请你写出你的发言要点。
2022-05-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名师联合原创·临考冲刺卷(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