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三年来,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2月,112项试点任务已全部实施,累计形成30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44项已在全省复制推广,40项获国家部委认可并推广,5项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推广,1项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这启示我们(     
①矛盾的特殊性总是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②辩证的否定推动制度创新成果的不断形成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现实是孕育科幻的“培养皿”,科幻是洞见现实的“望远镜”。某电视剧“基于现实的科幻”建构虚实相生的场景空间,将科幻题材与人文思考有机结合,将严谨的科学理性和鲜活的生活温度融为一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幻题材与人文思考的结合反映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②该电视剧的场景有助于引发观众对科幻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③科学理性和鲜活生活融为一体体现了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现实孕育科幻与科幻洞见现实,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类脑计算是指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构造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这是一种颠覆传统计算架构的新型计算模式,被视为解决人工智能等领域计算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创新能够带来思维方式的变革
③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④模拟和复制事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5-25更新 | 1106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08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4 . 个性是被共性包含的个性。(      )
2022-06-14更新 | 190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6月新高考浙江政治高考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
5 . 古城济南,因趵突泉而灵动,因千佛山而持重,因大明湖而秀美,更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凸显独特的城市气质。行走泉城,吟诵古人诗篇,尽赏映日荷花,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便能有更深的理解。这体现了(        
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精神生活离不开实践
②古城济南的文化内蕴都是对济南历史的如实反映
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④系统是由相互联系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一般来说,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述),接受主体(谁在观看)。而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每个人都在“讲述”和“被讲述”,也都在“观看”与“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因此,互联网时代“讲好故事”需要(   
①用永恒发展的观点模糊事物之间的必然界限
②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注重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④换位思考以全面呈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2-19更新 | 93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横店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政治试题
7 . 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体现的哲理有(     
①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点             
②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③任何事物总是在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和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8 . 在2022年10月举行的中共二十大上,提出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后发国家或是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或是谋求“依附”发展,被迫丧失独立性,不仅没有成功走上现代化道路,反而陷入各种发展的“陷阱”。近代以来,中国“师夷长技”的现代化探索均以失败告终。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种可参考借鉴的模式。


(1)结合材料,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真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阐析中国式现代化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启示。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阶段,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时代精神的体现。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就是告诉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的力量,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3)用“文化的功能”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2022-12-22更新 | 8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选考科目12月诊断性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与实际,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丰富了现代化的路径,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当今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运用“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2)运用《哲学与文化》其他知识,就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现代化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3-05-12更新 | 66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10 . 撕掉“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后,某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该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以“牛羊菜果薯药”、现代种业等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材料,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知识分析该省是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