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在“村晚”“村超”“村BA”的带动示范下,各种“村字号”队伍不断壮大。面对热火朝天的“土味儿”文化活动,各地必须注重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防止过度营销、简单移植,方能为乡土文化建设提供更持久的动力。从辩证法的角度,材料启示我们(     
①乡村文化的发展要经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发展乡土文化的关键所在
③乡土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
④乡土文化建设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作为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11个省市的重点地带,它的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要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发展态势日趋向好,达到了阶段性预期效果。目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取得的成效还不稳固,客观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继续努力加以解决,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奋斗。

(1)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还需继续努力。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的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沿江省市以问题为导向,推出政策举措,形成治理合力。四川全面停止生产性捕捞,湖北杜绝不符合生态规定的发展项目,江苏通过宣传教育,使“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的理念深入人心……各地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的生态答卷。

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生态红利源源不断转变为发展红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加速成长壮大,成为发展的创新支点,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新路径,有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原因。
2024-02-0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这说明(     
①共性包含着个性,要从试点工作中总结出普遍的经验
②个性离不开共性,要在建设方案指导下开展试点工作
③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转化,要积极移植试点地区经验
④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6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政治试题
4 . 某校学生社团开展“研读经典致敬伟人”活动,搜集到以下资料:
毛泽东指出:“我们信仰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是硬搬苏联的经验。”
邓小平指出:“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多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能够反映资料共同主题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空想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形成,随着认识的发展不断发展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是中国人民在新征程上的宣言书,是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也为全国人民创造时代伟业吹响了集结号。

◆开辟了新境界

人类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不是单一的,具有不同形态和不同样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传统“国强必霸”“文明冲突论”和“零和博弈”等思维方式和扩张、掠夺现代化模式与理论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创新性、包容性、超越性与引领性,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促进全人类的交流合作,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为人类文明向更高文明阶段演进探索了新路径,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开辟了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阐述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6 .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现代化理论构建和顶层设计与亿万人民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模式,在先行先试形成制度集成创新、改革示范效应后再全面铺开,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范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体现了(       
①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试点地区的个性寓于现代化建设的共性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画不仅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且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画法独特,博大精深,在世界艺术之林堪称一枝独秀。因此,绘画大师毕加索说“真正的艺术在东方”。毕加索的说法意在强调(       )
①中国画具有区别于其他绘画艺术的特殊本质
②认识中国画的特殊本质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要在绘画艺术审美原则下分析中国画的独特意境
④东方的艺术寓于西方的艺术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7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新闻办于2021年12月4日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100年来,党高举人民民主旗帜,领导人民在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近代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态各异。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国际社会哪个国家是不是民主的,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来评判,而不应该由自以为是的少数国家来评判。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1)结合材料,运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中“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论断的科学性。
(2)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国际问题,共同治理全球事务,反对单边主义、强权政治,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精神。请列举两条中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具体理念或做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从现实国情出发进行选择的形态;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充分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形态:是诠释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态。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现代化从来没有统一的模式,更没有固定的标准。发达国家在推进规代化方面有着较为成功的经验,这对我国有借鉴意义。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紧紧把握基本国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规划,走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奥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10 . 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经济社会转型和文明进步,是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不懈追求。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现代化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方向。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023-01-06更新 | 40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