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三国志》,意思是说,佳肴美馔,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食材的味道。几千年来,“和”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刻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①和羹以各种食材的差异为前提,文明有差异才能和谐共存
②合异制约了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应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③和羹之美需要各种食材充分融合,文明应在交流中超越文化隔阂
④各食材的个性寓于和羹的共性之中,文明应以互鉴超越文化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第一批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典型案例,以下为部分成功化解纠纷的案例。

张某等八人诉李某、任某排除妨碍纠纷案中,人民法院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优化施工工艺、安排安全监测,打消其他业主对加装电梯的安全顾虑,化解群众心结

苏某、吴某诉堪某等十人排除妨碍纠纷案中,人民法院通过调解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睦邻友善,有效化解电梯加装后的使用纠纷

某小区化解加装电梯纠纷时,当地街道办搭建听证平台,邀请各方参与听证,让法律专业人员释法,由人民群众讲理,让法治与自治有机衔接,使人民群众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自行化解纠纷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各地应如何学习典型案例,化解电梯加装中遇到的纠纷。
2024-01-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达到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碰撞和摩擦也日益凸显。“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时代课题。过去,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垄断了现代化理论,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将西方现代化模式奉为圭臬,踏入了现代化“道路唯一论”的模式陷阱。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结合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创造性地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四化”并行,相互促进,走出了“并联式”的现代化道路,有力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驳斥西方现代化模式的“道路唯一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


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角度,综合运用学科内容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2023-03-1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我们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式现代化寓于现代化道路之中,并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表现出来
②中国式现代化为其他国家提供选择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③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指导下分析现代化共性,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把握中国式的现代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理解现代化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3日,在空间站组合体由问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船"L"构型的基础上,梦天实验舱在成功发射和对接后,又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空间站"一"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中国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我国航天事业在科学技术落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困难情况下起步,从研制导弹和探空火箭起步,推动我国航天技术由"跟跑"向"并跑""领跑"发展。我国的空间站建借鉴国外空间站的设计理念及经验教训外,更突出强调多舱段航天器的系统统一,以实现在适度规模条件下取得更高的研制效益和更高效率的资源利用。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阐述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的原因所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结合每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先后提出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效地稳定了市场信心和社会预期,为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及经济政策。
8 . 2021年9月,中央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横琴、前海要做好改革压力测试,及时总结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改革创新成果,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强化发挥以点及面的改革示范和引领作用,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材料表明(   
①认识事物的秩序应是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全国“新路径新模式”寓于具体“压力测试”之中
④全国“新路径新模式”与“压力测试”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8—9月,国家连续出台思政课建设的文件强调,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重在启蒙道德情感。这启示我们(     
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4更新 | 417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文)
10 .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党中央决定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强调深圳经济特区要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要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这要求(     
①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符合主观
③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
④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