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语出《三国志》,意思是说,佳肴美馔,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食材的味道。几千年来,“和”文化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刻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     
①和羹以各种食材的差异为前提,文明有差异才能和谐共存
②合异制约了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应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
③和羹之美需要各种食材充分融合,文明应在交流中超越文化隔阂
④各食材的个性寓于和羹的共性之中,文明应以互鉴超越文化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古桥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宝贵遗产,代表着历史、文化和建筑的瑰宝。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我国许多古桥及其周边环境遭到破坏,一大批古桥在现代化进程的洪流中摇摇欲坠,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它们,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专家建议:古桥保护是个系统工程,文物部门和其它与古桥相关的交通、城建、水利、农业、规划等部门需要协调配合、统筹规划;必须创新保护方法,不应采用“拆除重建、异地重建”等简单处置方式,应优先按照“修复如旧”的原则进行古桥维修加固;可以借鉴赵州桥等古桥成功保护经验,因地制宜保护古桥,让古桥的存在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谐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古桥。
3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探索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探索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了(          
①事物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从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一般认识规律
③既肯定又否定的辩证思维方式             
④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相互转化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5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末大联考政治试题
4 . 2022年10月25日,福建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规范治疗项目试点工作启动,此次项目试点工作的目标是在试点地区针对30周岁及以上人群开展为期2年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筛查、早诊、早治等全周期健康管理,通过干预逐步降低乙肝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人民群众经济负担。此次试点工作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②系统优化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③办事情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28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8月,某地民政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针对低保对象的困难类型和个性化需求,采取“救助+医保”“救助+教育”“救助+就业”等社会救助措施。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开展社会救助要正确处理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问题
②在“示范区试点”的特殊性之中能提炼出社会救助改革的普遍性经验
③“示范区试点”的特殊性寓于社会救助改革的普遍性经验之中
④社会救助改革创新的普遍性与“示范区试点”的特殊性是统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湖北·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几个世纪的奥运会熔铸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始终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坚定践行者,2022年1月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当下,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最大限度高效使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遗产,各场馆按“一馆一策”“一场一策”要求,落实防疫方案,相比往届奥运会,颠覆传统的“点火”仪式平静而有力,温暖而简单,这个奥运百年来前所未有的“最小火炬”,使古老的东方文明和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完美结合,定格成历史上一个经典的瞬间。

北京冬奥会通过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实力和风范,整个冬奥会大规模运用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各种数字化技术,并将丰富多彩的中国风元素融入了会徽吉祥物和场馆设计中。奥运赛场上,中国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高标准的竞赛水平、乐观的态度,也向世界传递着活力和中华文化。冬奥会极大激发了我国冰雪爱好者的热情,带动了全国三亿人参与;冰雪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培训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愿景。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此次冰雪盛会将引领全球冰雪运动进入新的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北京冬奥会是践行奥林匹克精神的成功案例。
2022-05-17更新 | 276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和硕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
7 . 史料记载,唐代画家阎立本到荆州观看南朝画家张僧繇旧迹,第一日粗看,说张是“虚得名耳”,第二日看得稍细,则认为是“近代佳手”,第三日看得更细,又认为是“名下无虚士”,最后竞“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不断深化和扩展认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发展具有永恒性,必须树立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劳动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述劳动场面,歌颂劳动者的名言佳句大量充斥于古代诗词歌赋中。劳动创造了生活,创造了历史,没有劳动,一切伟大梦想也就无从谈起。劳动文化以及其所蕴含的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伟大精神几千年来哺育了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

有人认为,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种观点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出不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学生的成长必修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运用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批驳“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一观点。
2022-03-29更新 | 404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新华社、人民日报刊发“宣言”署名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以下为文章摘选: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走进江苏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誓言格外醒目。

中国共产党这个百折不回的寻路者、大勇无畏的开路人,面对种种考验、重重难关,以愚公移山的坚定、精卫填海的奉献-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险峻而壮丽、艰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百年峥嵘岁月,无论弱小还是强大,无论处于高潮还是遭遇挫折,中国共产党从未动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022-01-22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元素。无论是《礼记·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思想,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在建国70多年征程中,“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终身报国不言悔;“当代神农”袁隆平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曾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药学家屠呦呦以不变的淡定、执着,诠释着科学家“心中有国家、造福无国界”的大爱情怀……英雄模范以使命和担当,传承和践行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

据统计,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00后”,他们在抗疫一线谱写了一曲充满家国情怀的青春之歌。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不同的表现又能一脉相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