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 道试题
1 . 某省着眼全国科技创新发展布局,利用独有的“温度、深度、纬度”优势,聚焦种业、深海、航天产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列。该省科技城现已建成16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注册企业9649家,进驻科研院所19家。从哲学角度看,该省做法的成功经验是(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自身特点
②坚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把握主流
④立足优势部分,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政务改革深入推进】

为提高改革举措的精准度、匹配度,山东省委改革办选择青岛、济宁、聊城3个市、8个县同步开展“点菜单”式改革省级试点,形成了“企业群众点单、党委政府上菜”的改革推进新机制。以下是部分做法:

精准收集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精准度
青岛市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菜单式改革,在原有20项企业和群众常办愿办的高频政务服务“一件事”的基础上拓展政务服务“一件事”263项
充分利用12345市民热线、市长信箱等诉求征集渠道,从广泛诉求中提炼共性问题,找出体制机制层面制约,抓好建章立制,推动常态长效
济宁市围绕群众诉求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全市选派2.8万名民情书记,组建6112支服务队,每月定期下沉一线、入户走访,实现民意诉求办理由“有诉即办、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有效延伸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山东改革推进新机制是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

【生态建设卓有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城市、在工业,农村也是“主战场”。济宁市兖州区坚持把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围绕乡村振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吃透情况、把准脉搏,制定出符合各镇实际的绿色发展路子。新兖镇牛楼社区实施乡村振兴“集体合伙人”模式,将荒滩打造成“花海彩田”景区,“以花为媒”形成了“牛楼小镇”乡村振兴特色品牌。酒仙桥街道付家楼村在保留乡村风貌和中式特色的前提下,改造村中闲置宅基地院落19处,形成了田园旅游、餐饮美食、农事体验三大功能业态,变“静资源”为“动资产”,变“方寸地”为“致富园”。兖州区交出了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兖州答案”。


(2)济宁市兖州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得益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 2023年10月30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做好金融工作要(     
①把握主流,抓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个牛鼻子
②牢牢抓住群众观点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方法
③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突破临界点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道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我国的发展格局有不同的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确立了革命与生产相互促进的发展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基本自给自足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形成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内部发展条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循环理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其中,生产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居于支配地位,生产决定消费、分配、交换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四个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有机结合的。正是因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各个环节顺畅配合、相互促进,才能顺利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循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我国的发展格局有不同的认识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循环理论,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3-12-18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重点高中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漫画《目标明确》(作者:刘志勇)主要讽刺了(     

①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现象
②脱离实际忽视客观规律的现象
③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
④否认共性与个性相互转化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17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爱挑毛病的人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城府深;活泼的人毛躁,内向的人老实;青年人开化,老年人迂腐。这种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定性看法的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然而,“刻板”往往与事实不符,影响人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评价。这说明(     
①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共性掩盖个性
③矛盾双方不断运动变化,对事物不宜有定性看法
④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用两点中的重点代替两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覆盖沿江11个省市。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经济带,占有全国“半壁江山”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它所承载的,不仅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有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时代答卷,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坚持把共抓大保护摆在第一位

琵琶亭上,一幅长江治理今昔对比图摆在总书记面前。治理前,当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江上的采砂船,江边裸露的矿坑给青山挂白、让长江蒙尘。昔日的长江之病,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生态代价。总书记曾经痛心地形容,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望闻问切,分类施策。近8年时间过去了,上游、中游、下游,“合绿量”越来越高,“保护”的成绩单有目共睹。“水质优良比例94.5%,长江干流连续3年Ⅱ类水质……”在昌河飞机工业集团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不搞大开发”是不要乱开发,低水平开发、粗放开发、破坏性开发,而是走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中国正以实际行动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


有人认为,不搞大开发,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就可以走出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9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谋划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事物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躬身大地共铺“科技赋能”农业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曾是土壤学硕士的魏巧,辞去中国科学院的工作,返乡创业想要实现自己的“农业梦”。她回到家乡镇江,以农田为纸、科技作笔,在田间地头探索数字化农田种植,带动农户一万余户,累计带动脱贫人数3000多人。“新农人”魏巧的事迹启示当代青年(        
A.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人施展才干创造舞台
B.贵义贱利,在奉献家乡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
C.立志乡村振兴,重走魏巧“新农人”成功人生路
D.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书桌与田地同样大有可为
2.魏巧夫妇借助遥感技术细分田块并进行编号,生成二维码,关联地块的基本地理信息、农事作业等特征,并根据每个田块的土壤养分、墒情、导电率等情况,绘制出土壤肥力分布图,并据此实现田块变量施肥施药,打造出现代农业“新模式”。魏巧之所以成功,在于她(        
①具体田地具体分析,做到精准用料用肥
②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整体把握农田管理
③既尊重规律,又因地制宜适度突破规律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关注田块各项指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13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