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模式表现出“非此即彼”的对立性,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治理不力等带来的后果,虽然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千年智慧,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科学认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现代化模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由。
(2)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10月)政治试题
2 . 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要求体现了(     
①立足关键部分,使各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②着眼于变化发展的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变化的历史的统一
④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能抓住重点和主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23高一·全国·期末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读下图,回答问题。

建设长江经济带,川渝地区应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024-05-05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3 把握世界的规律
4 .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政策制度更加完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重点领域积极推进,试点示范深入实施,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这要求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     
①抓住主要矛盾,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全面分析矛盾,做到扬长避短
③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④兼顾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闭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要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由此可见,促进乡村振兴要(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利用好乡土优势资源
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效益
③准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牵牢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
④发挥认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以乡村振兴助力民族复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5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4提升集训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

早在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就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新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的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顺应新时代需要。”

在湘绣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利用湘绣数字化技术,采集湘绣文本图像,用数字手段记录湘绣针法,通过高科技赋能发展湘绣产业新质生产力;在中医诊疗领域,中医诊断模型、六经辨证系统、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中医药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些文旅景区利用前沿科技,打造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满足游客更多样的需求,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对教育系统来说,人工智能也是把“金钥匙”,将培养一大批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的教………文化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文化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发展的理解。
(3)教育、科技、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个关键要素(如图所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着力打通束缚其发展的堵点卡点。请你为劳动者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提两条可行性建议。(要求: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7 . 机器人手术是目前国际上胸外科微创的最前沿技术。机器人的机器臂可以在微创条件下完成常规腔镜不能或不易完成的手术,但选择机器人手术所产生的各种费用也高于传统手术。这说明(        )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②评价机器人手术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④是否采用机器人手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03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七册综合100题
8 . 2023年11月24日,二十届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针对体检评估发现的问题,认真抓好整改,形成从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到体检评估的工作闭环,推动首都规划一步步从“愿景图”变成“实景图”。由此可见,首都规划建设要(       
①对体检评估发现的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抓住时机促使规划从“愿景图”变成“实景图”
③对规划坚持从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认识秩序     
④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规划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28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00题
9 . 在“村晚”“村超”“村BA”的带动示范下,各种“村字号”队伍不断壮大。面对热火朝天的“土味儿”文化活动,各地必须注重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防止过度营销、简单移植,方能为乡土文化建设提供更持久的动力。从辩证法的角度,材料启示我们(     
①乡村文化的发展要经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发展乡土文化的关键所在
③乡土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
④乡土文化建设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强烈反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下列关于“着力”的理解对应正确的是(     
①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②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部署推进。上述做法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和处理问题
②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4-02-01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模块四必考题型专练 组合类选择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