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5 道试题

1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加剧,文化价值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中国京剧艺术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吸纳包容当代的、甚至西方的多元文化元素,而且市场开拓上大胆创新,成功走出国门,远播海外,拥有了许多黄头发、蓝眼睛的“拥趸”(“拥趸”来源于粤语,指的是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是英语“fans”的意译)。《新京剧》就是北京京剧院在创新方面的锐意尝试。它将京剧与现代流行音乐等多种艺术完美结合,为年轻人带来提升品位、激发思维的新概念,突破京剧传统的传播方式,引入轻松、娱乐的时尚信息,不仅使青少年体会到了京剧的魅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问题探究]
(1)结合材料分析,京剧为什么会形成衰落之后的又一复兴浪潮?
(2)新京剧为什么能提高年轻读者的思维能力?
2023-05-3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10.1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 . 一项针对“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成为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从基础建设到消费方式,从商业理念到经济业态,“新四大发明”折射出的是“中国式”创新。

中国“新四大发明”确实有值得国人骄傲的地方。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促进了沿线人们交往、经济交流和文化融通;网购和移动支付改变了民众的消费模式和支付习惯,为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在全球率先将卫星定位系统、移动支付、大数据等诸多科技成果结合起来,开创了共享新模式……。

“新四大发明”不仅改变了中国,更是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吸引着五大洲的目光,推动着世界进步。

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可以被视为一个新开端,我们正在实现从低品质的“中国制造”向高端大气的“中国智造”的转变。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尽完善的地方,这既需要中国企业继续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中国创业者继续提高创新素质和能力,也需要国家和社会继续提供更多的政策和制度支持,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从而为研发出更多“新四大发明”创造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 . 漫画《不用扬场也没土》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创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
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6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2021年2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要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③事物只有通过自我否定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④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4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模拟测试卷(五)
5 . 2023年1月,“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发布,四川位列其中。四川在改革中坚持“鼓励先行先试、尊重基层首创”,不断激活各级创新创造的主动性、积极性。2022年四川评选省级改革典型案例10个、市县级改革典型案例20个。四川的改革举措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8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6 . 2023年2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披荆斩棘历经艰难,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的不断跨越。由此可见(     
①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我国航天事业在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③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量变基础上开始新的质变
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2.在成就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设计师孙泽洲表示,将全面推进探月四期工程,规划包括嫦娥六号、七号和八号任务。我国月球探测经历近20年发展,在科研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任务连续成功,探测能力不断提升,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探月工程也获得了一大批月球科学研究新成果。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③科技的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④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20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据悉,截至2022年11月,北斗卫星在民用导航的日均使用量已超2100亿次。北斗系统还在平均单次定位调用卫星数量、民用定位精度等多个维度超越GPS系统,正式实现了对于国内导航应用定位的全面主导,是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又一大典型突破。这表明(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新出现的事物必定会被人们接受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18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等2地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踏足地外天体,探索科学奥秘;中国航天员太空漫步……这些是见证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航天事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处于科技链顶端,攻关难度大,单靠某个部门、某个地区、某个企业难以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证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举国之力推进航天科技创新。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奇迹,这不仅弘扬了中国航天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技的高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中国航天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二   朱有勇,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朱有勇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嘱托,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扶贫,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

朱有勇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个人前途与党的事业、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他把知识产权贡献给人民群众,诠释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他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云南省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朱有勇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同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云南篇章而努力奋斗!

材料三   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北京,两届奥运会的开幕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夏奥会的击缶而歌、太古遗音成为永恒的记忆;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作为开场,各参赛国化为“小雪花”飘进“鸟巢”汇成“大雪花”,以一种“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的方式点燃主火炬,这些创意让世界惊叹。

北京夏奥会讲述“我”的故事,向世界传达的是中国的文化和传统,讲述中国走过的道路,展现的是泱泱大国的大气磅礴。冬奥会讲述“我们”的故事,展现的是唯美、简约的现代艺术风范,是“一起向未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团结”。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如何体现“四个自信”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云南省委为什么要号召全省向朱有勇同志学习?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思维或创新思维的知识,以奥运会开幕式从“我”到“我们”的变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逻辑清晰,任选一个角度;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04-10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
9 . 创新中国,十年跨越。中国人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奋斗者”号深潜万米海底……探索未知,太空和深海留下越来越多的“中国足迹”;“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闪耀第三代自主核电技术,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不懈攻关,自主创新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揭榜挂帅”不问英雄出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优化……破立并举,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激发创新活力。这表明(     
①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勇于抛弃过去
③科技创新对人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④要通过创新推动社会制度变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两提“卡脖子”。解决“卡脖子”问题重在(       
①增强问题意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坚持矛盾观点,分清科技发展的主流和支流
③坚持从普遍到特殊、再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顺序
④培养批判思维,发挥创新在发展中的第一动力作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04-0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对抗赛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