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否定的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守正出奇”源自《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台,以奇胜”,指既按照常规发展,却又不固守常规,能突破思维、出奇制胜。从哲学角度看,“守正”与“出奇”的关系是(       
①“守正”与“出奇”是相互联结的,“出奇”寓于“守正”之中
②从“守正”到“出奇”,是一个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的过程
③“守正”是“出奇”的必要前提,“出奇”是“守正”的必然结果
④“守正”与“出奇”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24-03-07更新 | 446次组卷 | 44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长期小农经济的统治使中国人形成了祖先崇拜,人们在交流中经常会说“自古道”,以增强自身观点的说服力。而鲁迅在《狂人日记》发出“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一质疑,在当时具有石破天惊的启蒙作用,它激励当时的青年去理性分析祖宗的经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于祖宗的经验要科学的扬弃
②对祖宗的经验要存既肯定又否定的理解
③要用现代的正确结论否定祖宗的经验
④应该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消除祖宗经验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 . 随着5G网络规模化商用,全球针对6G研发的战略布局已全面展开。目前,6G移动通信处于孕育的初期,6G具备怎样的能力?相比5G又会带来哪些变革?各方众说纷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6G时代是改变世界的时代,6G的愿景美好,但实现之路困难重重。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将不完善的地方
②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③对同一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④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中获得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①是中国人民发挥意识能动性的直接成果
②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形态和总的趋势
③是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肯定与否定的结合
④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与历届冬奥会不同,北京冬奥会首次采用了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制冰技术,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GWP(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且全部热量可回收利用,是冰上场馆能源系统中最有前景的工质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冬奥冰”的制作(     
①说明创新来源于新科技,人能根据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②运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对传统制冰方式的彻底否定
③表明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创新思维结出了创新之“果”
④启示我们要敢于超前预测,利用思维前瞻性助推事物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漫画《创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创新》(作者:张吉亮)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勇于抛弃过去
②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凡事不破不立
③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决定人类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7 .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下列对材料中的“旧世界”与“新世界”认识正确的是(     
①新世界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②判定新、旧世界的标准是其出现时间的先后和力量强弱
③新世界取代旧世界的变化方向是曲折的
④新世界在旧世界的母体中孕育,是对旧世界的辩证否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要敢于自我否定
②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要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发展,要敢于突破既有理论和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实现我国2030年“碳达峰”(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为此,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工信部等部门,石油、化工、煤炭、钢铁、电力、汽车、环保、交通等行业,以及上海等城市都宣布了各自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计划和路线图,碳减排目标正在逐渐变为具体行动。这表明(   
①事物的发展依赖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实践是能动性与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③认识进步是先肯定后否定的扬弃过程
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有条件的积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