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

历史是大写的精神,精神是历史的内化。中国共产党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基因,在不同时期培育形成了从井冈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到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91种彰显和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中国精神。100年来,催人奋进的中国精神历久弥新,凝聚起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磅礴伟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材料二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战场、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发展各领域、改革开放最前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刻下了“拓荒牛精神”的鲜明印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文件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并指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弘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正当其时。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精神为什么能凝聚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磅礴伟力。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3)某校准备开展弘扬“拓荒牛精神”的宣传活动,请你就宣传形式提两条建议。
2021-05-19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政治(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古籍遇到数字技术,静态的文物就“活了起来”。

2019年11月,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20家地方图书馆联合举办古籍数字资源共享发布活动,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7200余部(件)。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资源总量已超过3.3万部,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

从信息承载介质演进的历史来看,古籍数字化是一种必然。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后来被记录在竹木简和布帛上,而在造纸术出现后,它们又被记录在纸张上。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对相关古籍善本进行高清晰处理,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古籍的文本信息,无疑是保存古籍更有效的手段。

今天,读者在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在远程阅览、调取中华古籍资源库中的数字影像,克服时空障碍,实现古籍资源的共享。古籍数字化,既是保护更是赋予新生。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数字技术对古籍保护与传承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古籍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观点的合理性。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角度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古籍文物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2020-05-05更新 | 4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专题39 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3 .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很多潮流玩具和文创产品的设计师们,把中华传统文化、国风元素与潮流玩具相结合,设计出具有鲜明国风特色的潮玩文创产品,深受年轻群体青睐。

潮玩与传统意义的玩具不同,其背后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潮玩市场,只有蕴藏丰富文化内涵的潮玩文创,才更具魅力和生命力。比如,“考古盲盒”通过当下喜闻乐见的盲盒形式让文物“活起来”,把看似枯燥的“考古发掘”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探索;写有“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的折扇让大家发现,原来雍正皇帝竟有如此的“网红”气质;巨饭文创设计的唐朝侍女系列的潮玩手办,向世人展示多元融合、极具开放性的盛唐文化,吸引了很多年轻拥趸们前来买单。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潮玩文创产品的成功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

◆与创新中国共成长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面塑造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实验。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


(2)高二某班围绕创新中国建设,以“新时代青年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综合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围绕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①主题鲜明,形成论点,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4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运行逐渐步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新常态,一些折射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悄然发生改变:GDP增速下降,就业人数增加;工业制造业下行,生活环境趋好;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企业活力增强……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宏观调控在加减之间更显平衡、结构调整更显优化、市场培育迸发活力。
材料二: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各地政府更加强调改革创新。2015年1月份的广东省委全会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广东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广东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虽然,近年广东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水平和科研队伍能力不断提升,但是如何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建设,突破自主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如何解决原始性创新成果少,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收和再创新等问题亟待解决。实际上,为推动广东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1年11月3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
(1)结合材料一,指出“加减之间”蕴含的矛盾基本属性是什么?运用其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加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广东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