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时间的年轮又添新的一环。“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今年以来,纵有大灾大难,我们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纵有逆风逆水,我们改革以破、开放以进;纵有“卡脖子”难题,我们以“奋斗者号”深潜万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九章”横空问世激发科技自立自强。前行路上,不管什么艰难险阻,不论何种沟壑丛林,只会锤炼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只会激励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2021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许多事情,明知难为而必须敢为;许多矛盾,反复较量但仍须交锋。“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前进道路上,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才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写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绚丽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实现“十四五”规划,我们青年学生该怎么做,请从价值观的角度写两条建议。
2021-04-29更新 | 32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政治试题(中山纪念中学等)

2 . 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广大青年成为解答时代考题的生力军。

乡村网红青年小甘搭乘“短视频十电商”的快车,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2018年,其团队共推介销售农副产品400多万公斤,产值超过2300万元,实现了和大山里的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的理想。

青年教师胡博士,“一门心思帮助村民脱贫”,运用大数据,精准解决农村贫困户就业和培训难题。他与当地的就业部门合作,打造智能就业平台,实现劳动力与岗位智能化匹配,3年推荐就业岗位超12万次;开发培训人员智能化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提供订单式岗位培训。

青年学子小锋休学创业,投身高效晶硅太阳能材料的批量制造,致力于光伏扶贫。他使用公司自产太阳能电池板,帮助居民在自家屋顶建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居民从售电款中获得分红,目前已有陕西、河北、广西等地千户居民成功脱贫。

立志“帮老百姓脱贫”的海归青年小静辞掉北京的工作,返回“中国山楂之乡”创业。她组建山楂研发团队,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促进山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吸纳1400余户贫困户入股、建立扶贫工厂、带动就业等,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代青年正用青春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扶贫故事,涓涓细流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


(1)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
(2)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两条思路。
2021-05-22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要求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好奇心是探索科学规律、进行科学创新的源泉,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是孩子进入科学世界的敲门砖、金钥匙,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起点。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提高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应如何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2)好奇心是孩子进入科学世界的敲门砖、金钥匙,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起点。请你对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两点建议。
2021-05-28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建立起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层层压实责任。千千万万驻村干部、扶贫企业和个人精准对接百姓诉求、解决真实问题。经过近8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减贫奇迹”。我国扶贫开发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结合材料,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脱贫攻坚战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2)请你从方法论角度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扶贫减贫工作借鉴“中国方案”提两条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北斗,立足中国,服务世界,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的奇迹。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在将来的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北斗人多年潜心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无数次外场测试试验,面对一个个问题,不断提出想法,再验证,再推翻,一点点向前推进,终于在北斗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攻关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系列成果。如今,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已实现新突破,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已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30多年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走过了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区域服务”到“全球指路”的艰辛历程。一代代“北斗人”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1)结合材料,说明北斗世界卫星导航奇迹的创造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2)请就“青年学生应如何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2021-08-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年来特区的建设者们以敢闯敢试的精神推进党建改革,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党建难题。

材料一   早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市委明确提出涉外企业党组织的建立要与企业的组建同步进行。伴随着特区城市化的进程,深圳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探索,1998年,深圳根据移民城市流动人口较多的实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动流动党员社区管理的通知》,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工作;2015年12月底,深圳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在全市社区推进社区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治理结构、服务群众和工作职责“五个标准化”建设。深圳还率先探索智慧党建”,运用“互联网十”思维和技术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精准化水平。近年来深圳又根据新兴领域特点,率先成立互联网行业联合会及党委,让党组织和党员在内容审核把关,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材料二   在深南大道,深圳市委大院门前,有一座深圳人最熟悉的铜雕“孺子牛”雕塑,也有人称它为“拓荒牛”。它重4吨、长5.6米、2米、基座高1.2米、以花岗石磨光石片为底座;牛头抵地,四腿后蹬,全身紧绷,肌肉线条极具张力,给人竭尽全力的负重感;牛身后则拉起一堆腐朽树根。这座铜雕造型鲜明地体现出深圳人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无私奉献、奋勇前进的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说明深圳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党建工作的哲学依据。
(2)特区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结合材料二,请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加以分析。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某校在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切实增强青年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这一目标,请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两点建议。
2021-05-2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材料一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必须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必须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抓好统筹协调、细化落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材料二   南京作为长三角特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立足新形势新阶段,坚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发挥科教优势,建设创新名城,努力走好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制度创新上务实探索,强化创新治理的顶层设计,实施高新区去行政化改革。在科技创新上攻坚发力,以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为源头,以“一室一中心”为支撑,打造自主创新的“高峰”、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一室”,即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已取得全球首个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等一系列重大成果。“一中心”,即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已取得微界面强化反应、化工废水“零排放”等重大技术突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谈谈你对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举措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南京市是如何通过“双轮驱动”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
(3)针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1-06-04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

历史是大写的精神,精神是历史的内化。中国共产党传承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基因,在不同时期培育形成了从井冈山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到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91种彰显和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中国精神。100年来,催人奋进的中国精神历久弥新,凝聚起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磅礴伟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材料二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战场、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发展各领域、改革开放最前沿……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刻下了“拓荒牛精神”的鲜明印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文件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并指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弘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正当其时。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精神为什么能凝聚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磅礴伟力。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3)某校准备开展弘扬“拓荒牛精神”的宣传活动,请你就宣传形式提两条建议。
2021-05-19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政治(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整个武汉市的病毒核酸检测需求非常大,追切需要提升日检测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带领军事医学专家组1天内就完成帐蓬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和检测平台搭建,并利用自主研制的试剂盒和全自动提取核酸的方法,将单目标本检测能力提高到千份以上,这为武汉宽破核酸检测瓶颈发挥了关键作用。

疫苗,是终结新赃肺炎最有力的科技火器。陈薇率领团队集中力量展开疫苗研制应急科研攻关。2020年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启动一期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疫苗,并获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批准开展三期临床试验。由于责献突出,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1)陈薇团队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中国速度。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该团队是如何为国家防疫作出贡献并创造中国速度的。
(2)陈薇团队勇于创新,研发了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新冠疫苗。请就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提出三点建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战争年代流血牺牲的是英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是英雄,平常日子里无私奉献的也是英雄。他们是默默钻研隐姓理名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在万米高空挽救数百名生命的机长,他们都是新时代的英雄。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英雄,实现人生价值,英雄就是平凡的人作出不平凡的事。


(1)请从“实现人生的价值”的角度,并结合材料谈谈怎样理解“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时代的英雄,实现人生价值”。
(2)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一代: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要勤于奋斗、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请就青年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三条方法论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