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3 道试题
1 .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让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由此可见(     
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正确的价值选择
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到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③传统产业的“扬弃”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④全面深化制度改革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3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2 . 下图漫画《根据患者需要》(作者:孙华丰)告诫我们要(     

A.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B.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3 . 下图油画作品《井冈山会师》(作者林岗)再现了革命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的场景。在巍巍井冈山的环绕之中,在高大青松的掩映之下,老百姓高举旗帜奋力欢呼,与工农革命军的军旗形成呼应,有力地彰显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预示了井冈山斗争的全盛时期即将到来,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艺术作品赋予了人们对未来历史的想象和构思
②艺术作品给人美的享受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③优秀文化作品能反映中华民族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
④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能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随后的20多年间,从神六到神十七,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太空短期停留到长期驻留……中国在实现“航天梦”的道路上不断攀越新高度。

材料二   伟大事业锻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意识,坚定奋斗在一线,忘我牺牲奉献,以“革命加拼命”的战斗姿态,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短短30余年时间里获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追赶到并行再到超越国际水平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运用《哲学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为何能在实现“航天梦”的道路上不断攀越新高度。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是如何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
(3)谈谈我国发展航天事业、不懈追求航天梦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5 .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L村以“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为美好愿景,抓住“千万工程”实施契机,带领农民整修老旧厂房、闲置农房,同时引入专业团队,打造共富项目“十亩时光共享营社”网红露营基地、开办“共富市集”、创办“共富工坊”,陆续引进53家各类业态,使曾经脏乱穷的“水牛角村”蝶变成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国际文化创客村”。2022年,L村集体经济收入26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万元,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L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何意义。
(2)L村在蝶变中是如何坚持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
2024-04-04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0 材料分析题(浙江专用)
6 . 浙江W女士到医院做肝脏增强核磁共振检查,需注射造影剂,医生叮嘱她检查之后多喝水,尽快排出造影剂。W女士回家后4小时狂饮14斤水,因“水中毒”进了抢救室。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要重视量的变化,做到防微杜渐
②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③要坚持真理,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④要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数字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全过程,可使传统农业生产力三要素发生改变,形成数字农业劳动者、数字农业劳动资料和数字农业劳动对象三要素,在新的三要素共同作用下进而产生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随着数字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必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希望同学们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在此信的鼓励下,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兽医专业硕士姚力文做了一个决定:延长一年在浙江衢州低碳农业科技小院的服务期限,要把所学应用于生产实践,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加快培育农业数字新质生产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姚力文的决定”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间万事出艰辛。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主动迎难而上、不畏艰难险阻的“自找苦吃”的精神品质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神农尝百草、卧薪尝胆、韦编三绝、愚公移山等“自找苦吃”的经典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胜枚举;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西柏坡带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命题到北京“应试赶考”,从“春天的故事”到“走进新时代”,无不证实了“吃苦精神”是实现伟大征程胜利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20世纪60年代,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迎难而上,将红旗渠渠线延伸了最艰难的616米;科技小院的学生们“自找苦吃”、进村“读研”,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些故事为当代青年在基层励志成才提供了生动范本和鲜活教材。

“吃苦精神”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必修课”。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缺少在基层实践和锻炼的机会,缺少抗打击的能力,而基层的广阔天地为青年人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大舞台。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历史性机遇,青年人只有深入基层、“自找苦吃”,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青春,才能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和光荣使命。

(1)“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结合材料并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分析这句话蕴含的哲学智慧。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为什么要弘扬“吃苦精神”。
(3)请你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为弘扬“吃苦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说道:“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哲理是(   
①奋斗的人生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②每个平凡的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价值观对人生起着积极导向作用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一句句铮铮誓言,无不彰显着青年挑大梁、担大任、干大事的信心和决心。追梦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词”,圆梦等不来、喊不来,而是要拼出来、干出来。青年是追梦路上的主角,因此,当代青年要(     
①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②坚定信念又锤炼品质,立足于梦想挺膺担当
③敢于有梦又勤于圆梦,心系祖国书写人生华章
④珍惜韶华又踔厉奋发,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