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6 道试题
1 . 量子网络是基于量子力学规律对量子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的物理装置,是实现量子通讯和大规模量子计算的基础。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同种离子的双类型量子比特编码,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无串扰的量子网络节点,弥补了以往采用不同种类的离子来分别产生离子一光子纠缠和存储量子信息的缺陷。这一成果对未来实现量子通讯和大规模量子计算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团队(     
①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诠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用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验证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③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了新的联系
④砥砺奋进,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中国人很早就提出并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国虽大,好战必亡”等思想;将“和”作为处理国家内外关系的大道,提出“讲信修睦”,从“协和万邦”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中华文明和平性的一脉相承。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就必须把弘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摆在突出位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论证“必须把弘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摆在突出位置”的合理性。

【平等相处和合共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是多样的,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其他文明,都各有长短,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权利。在交流互鉴与碰撞交融中,面对与不同的文明,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千方百计去同化。“人类历史不会终结于一种文明、一种制度”,企图用单一文明、单一发展道路裁剪世界、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对“企图用单一文明、单一发展道路裁剪世界、一统天下”的思想进行批驳。

【年俗文化】

年俗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团圆、敬老、爱幼等。中国民间过年期间要进行贴春联、祈福、守岁、拜年、祭祖、除旧布新、舞龙等种种年俗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文化的包容与接纳中,传统年俗有了更多的时代特色,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出更绚丽光彩。

(3)学校准备组织一场年俗展活动,请运用创新思维中的具体方法,结合某一具体年俗,谈谈怎样让该年俗更富生机活力。
要求:指出具体思维方法,阐明创新路径及预期效果,不得透露任何个人信息,字数在150字以内。
(以下年俗仅供参考)

2024-06-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立”与“破”,是关于事物发展变革的一对概念。是先立后破,还是先破后立,离不开对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把握,也都需要正确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

过去,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意指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强调“破”的首要性,此外,“有破有立”“破立并举”,均是“破”字在前,皆含有先破后立的意味。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经常提及的是“打破条条枢框的束缚”“杀出一条血路”等等,因为彼时僵化的体制机制已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需要有“破”的勇气和魄力,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破”显得尤为关键。

而今,我国的基本国情、综合国力以及国内外环境已迥异于往日,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把“立”放在首位,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先立后破”,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战略部署。表述的细微变化,折射出的是政策指向的重要改变。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当下经济工作坚持“先立后破”的合理性。
(2)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战略部署。运用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
2024-06-0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政治试题

4 .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温暖的流动】

2024年1月26日,春运开启,春运的温度,便是家的温度。这个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承载着万千游于归乡的殷切希望。曾经,人们归心似箭不惧囧途;当下,交通和各方面保障的完善,让归途的温度渐渐升起。以下是三位乘客对春运的温暖体验: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阐释春运何以让乘客倍感温暖。

【世界的节日】

近年来,海外“春节热”不断升温,中国的春节正成为世界节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宣布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了。从各国使节在联合国体验包饺子、写福字,到瑞士日内瓦万国宫高悬起大红灯笼,从新加坡“春到河畔”的巨龙灯饰熠熠生辉,到马来西亚马六甲的百余少年共舞长龙……新春的和风,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吹向全球各地,让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们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共享美好时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谈谈春节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的积极影响。
2024-06-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5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强调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先立后破”,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党对“立”与“破”关系的认识和运用表明(     
①哲学上的价值揭示客体与主体的关系,价值选择要从实际出发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的特征
③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事物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
④肯定是为了否定,否定是为了肯定,肯定与否定是统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1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6 . 古有史学班彪、班固、班昭一家,文学苏洵、苏轼、苏辙一家;今有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知名作家杨绛、数学泰斗吴文俊。许多文化大师都成长在家学渊源的环境里。他们凭借着自己对文化的热爱,唤醒了领略千年积淀之美的自觉,主动去寻找前世存留的精华。因此,有观点认为,家庭环境决定了人们对文化的传承。上述观点(     
①肯定了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
②否定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否定了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④肯定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1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执行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考察队员中,锐气十足的“90后”占46%,经验丰富的“80后”占30%。他们不仅对极地充满热情与向往,而且面对环境特殊、工作复杂等极地挑战更能迎难而上,展现了青年人的蓬勃朝气。这告诉我们新时代中国青年应(     
①有理想,把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融入个人发展
②敢担当,走在时代前列,开拓创新勇于奉献
③能吃苦,淬炼优秀品质,向下扎根磨砺本领
④肯奋斗,怀抱热情、拒绝平庸就能赢得成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最后一卷文综考试试题-高中政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意见》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都提出了细化方案。

材料一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抓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

——选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知识谈谈应如何更好地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材料二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展绿色旅游。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鼓励绿色出行,推进城市绿道网络建设,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构建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

——选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知识,分析说明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需要倡导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请给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①每条字数不超过25字;②学科术语使用准确;③逻辑清晰,表达连贯。
2024-05-2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9 . 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杭州市气象台预报预警科以匠心守护万家无虞,开发出多个关键性技术和产品,在亚运场馆反复实验,实现了对亚运场馆区域的精细化预报,为亚运会提供了精确的气象保障。他们的行动进一步诠释了(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要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④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测试政治试题

10 . 2023年很不平凡,亿万人民将奋斗镌刻在历史年轮,用汗水书写下锦绣中国的壮美画卷。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断得到实现。神舟家族太空接力,折射中国航天人攀登科技巅峰的雄心壮志;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精彩纷呈,见证体育健儿们的拼搏奋斗;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背后是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洪水来临时守望相助的身影、危难关头纵身一跃的杭州小哥、踏雪巡逻的边防战士……叠加成中国阔步向前的坚实步伐。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取材料中任一画面,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角度,撰写一则新闻述评。
要求:紧扣主题,层次清晰,表达流畅;200字左右。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请列举壮美画卷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2024-05-2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五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测试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