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伟大民族精神在伟大历史探索中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中华民族经历过磨难,但不被压垮,主要在于有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伟大民族精神再一次极大迸发,尤其在中国共产党先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各族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我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用行动践行初心。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中的哲学》《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伟大民族精神在历史探索中孕育伟大建党精神。
(2)结合“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处理“人民”与“江山”的关系的。
2022-01-16更新 | 3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柯桥区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试卷政治试题

2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

2020年1月,在武汉爆发了新冠病毒疫情。这是一种新的流行病毒,病例一出现,就以较快速度传染蔓延。党中央高度重视,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科学,立即采取措施,科学防控,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号召全国多地支援,紧急调动医疗资源和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在十天内修建了两所方舱医院。这次防疫战斗,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调动下进行,在两三个月内就降住了新冠病毒这个恶魔。现在中国境内的新冠疫情已完全控制,与国外很多国家形成了巨大反差,中国经济正在恢复,并呈正增长,人民生活已逐渐恢复正常。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党中央是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

◆中国力量 世界瞩目

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显示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顽强的韧性,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海外舆论不仅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坚定决心,与此同时还对中国人民在抗疫伟大斗争中所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效率”、“大国形象”表达了普遍的赞誉,称赞中国人民为世界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国外一些政客对中国抗疫成就视而不见。还变着花样地把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甩锅”给中国,不遗余力地编织抹黑中国的谎言。还坚持使用所谓“中国病毒”;有人罔顾事实,还叫喊“疫情暴发是‘中国的错’”;有人还在联合国大会上指责中国抗疫“不透明”……无底线的谎言令人不忍卒听。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如何回应以上言论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①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②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③字数在 200 字左右。
2021-03-23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一)
3 . 下图《保障》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价值选择决定价值判断                         ②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可以因人而异        ④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要求(       
①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②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③坚持价值观的积极导向作用④将自我实现作为唯一价值追求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强调要促进入学机会公平。例如,制订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政策;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政策。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C.价值判断建立在价值选择基础上D.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权益
6 .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党和人民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2020-05-07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7 . 2019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明确了巩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本方向和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本原则。国家作出这一决定是基于’
A.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B.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人民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造成工作岗位流失,失业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610万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1.3亿农民工中3000万农民工已经失业返乡,急需就业,构成了中国就业史上蔚为壮观的一道就业洪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尤其要重点解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2019-01-30更新 | 50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四中2010届高三第六次调考(政治)
9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需要,而不能搞成政治运动,也不能搞“政绩工程”。其哲学理论依据是(   )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群众利益都是应该满足的
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对抗性的D.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2018-12-08更新 | 4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测试卷(一)
10 .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