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政务改革深入推进】

为提高改革举措的精准度、匹配度,山东省委改革办选择青岛、济宁、聊城3个市、8个县同步开展“点菜单”式改革省级试点,形成了“企业群众点单、党委政府上菜”的改革推进新机制。以下是部分做法:

精准收集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精准度
青岛市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菜单式改革,在原有20项企业和群众常办愿办的高频政务服务“一件事”的基础上拓展政务服务“一件事”263项
充分利用12345市民热线、市长信箱等诉求征集渠道,从广泛诉求中提炼共性问题,找出体制机制层面制约,抓好建章立制,推动常态长效
济宁市围绕群众诉求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全市选派2.8万名民情书记,组建6112支服务队,每月定期下沉一线、入户走访,实现民意诉求办理由“有诉即办、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有效延伸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山东改革推进新机制是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

【生态建设卓有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城市、在工业,农村也是“主战场”。济宁市兖州区坚持把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围绕乡村振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吃透情况、把准脉搏,制定出符合各镇实际的绿色发展路子。新兖镇牛楼社区实施乡村振兴“集体合伙人”模式,将荒滩打造成“花海彩田”景区,“以花为媒”形成了“牛楼小镇”乡村振兴特色品牌。酒仙桥街道付家楼村在保留乡村风貌和中式特色的前提下,改造村中闲置宅基地院落19处,形成了田园旅游、餐饮美食、农事体验三大功能业态,变“静资源”为“动资产”,变“方寸地”为“致富园”。兖州区交出了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兖州答案”。


(2)济宁市兖州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得益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 . (双选)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共有30处提到“人民”,有18处提到“群众”,有35处提到“保障”,近30次提到“就业”,这些字眼无不体现着国家对人民的情感、人民在国家心中的分量、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这样做的依据是(       
A.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群众观点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3 . 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搞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对得起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下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所交代。对大自然我们要有敬畏感,要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件事抓好,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9更新 | 636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顶兴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农业领域科研与生产需求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三个突出问题,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使其在完成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科技小院模式让懂农业、会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业专业人才走进乡村,与农民一起生活和工作,帮助农民改良技术、发家致富,引领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百姓家,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能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科研能力、专业素质等得到全面提升。同时,科技小院以土地做黑板,把作物当教材,改变了农民的种植理念,培养了大量懂科技的新型农民。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寄语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1)科技小院为什么行?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说明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工作者是如何以人民为中心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为此,他提出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合情境,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的原因。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③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夏天,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一项篮球赛事经由短视频火爆全网。台盘村举办篮球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由于场地在农村、比赛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以村民为主,甚至奖品都是黄牛、香猪等地方农产品,网友们参照“NBA”“CBA”的命名规则,亲切地称之为“村BA”。

独具特色的乡村篮球赛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老百姓得到了极大的实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有了更多的精力和经济实力参与到体育和文化活动。今年,“村BA”因其与新伙伴的合作,比赛场次的增多、专业的比赛转播和官方媒体的关注而走入公众视野。

“村BA”从头到尾“村”味十足,散发出极具乡土风格的气息,生动诠释了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乡愁的共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既是农民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解析“村BA”火爆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谈谈“村BA”的火爆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启示。
8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     
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伟大成就离不开伟大力量,伟大力量来源于伟大人民
③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要以人民为中心
④人民立场是担当历史责任、彰显历史主动的最大底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2016-11-26更新 | 13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