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9 道试题
1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民族复兴,教育先行。2023年9月10日是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这是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新征程上,广大教师应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表明(     
①人民教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③人民教师是国家复兴的根据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实地探访24个新时代美丽乡村,探寻中国乡村十年间的“变”与“不变”。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成功出圈。节目将观众带入“家”这个有温度的特定情境之中,带领观众从美食、全家福、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角度了解乡村,努力挖掘村民的生活现状和情感动力,进而描摹出新时代乡村更有温度的一面。文艺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成为劳动者,与山水间的人民打成一片,观众也跟随节目走心感受着最质朴无华的人间烟火;节目紧密贴合时代脉搏,将《山水间的家》焦点对准乡村振兴,深刻展示了乡村振兴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频道以其广泛的覆盖面和权威声誉,将品牌优势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激发全社会对乡村振兴的浓厚关注与积极参与;节目强调本土特色,着力展示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秀美风景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山水间的家》以其细腻的画面、深度的情感,以及独特的中国智慧,将中国优美的乡村风貌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山水间的家》成功出圈的密码。
2023-12-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3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中国式现代化思想(     )
①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符合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③发挥价值观的促进作用,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④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重点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一定会推动各级干部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李强总理的讲话意在强调(     
①调研是深化发展认识、作出科学决策的先决条件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③自觉遵从“共性—个性—共性”的认识发展道路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0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书写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再到路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融入法律制度中,人民群众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来自一线的群众智慧、基层办法如源头活水般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汇聚至国家立法机关,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为什么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

6 . 【政务改革深入推进】

为提高改革举措的精准度、匹配度,山东省委改革办选择青岛、济宁、聊城3个市、8个县同步开展“点菜单”式改革省级试点,形成了“企业群众点单、党委政府上菜”的改革推进新机制。以下是部分做法:

精准收集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精准度
青岛市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菜单式改革,在原有20项企业和群众常办愿办的高频政务服务“一件事”的基础上拓展政务服务“一件事”263项
充分利用12345市民热线、市长信箱等诉求征集渠道,从广泛诉求中提炼共性问题,找出体制机制层面制约,抓好建章立制,推动常态长效
济宁市围绕群众诉求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全市选派2.8万名民情书记,组建6112支服务队,每月定期下沉一线、入户走访,实现民意诉求办理由“有诉即办、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有效延伸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山东改革推进新机制是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

【生态建设卓有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在城市、在工业,农村也是“主战场”。济宁市兖州区坚持把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围绕乡村振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吃透情况、把准脉搏,制定出符合各镇实际的绿色发展路子。新兖镇牛楼社区实施乡村振兴“集体合伙人”模式,将荒滩打造成“花海彩田”景区,“以花为媒”形成了“牛楼小镇”乡村振兴特色品牌。酒仙桥街道付家楼村在保留乡村风貌和中式特色的前提下,改造村中闲置宅基地院落19处,形成了田园旅游、餐饮美食、农事体验三大功能业态,变“静资源”为“动资产”,变“方寸地”为“致富园”。兖州区交出了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兖州答案”。


(2)济宁市兖州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得益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7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江山与人民是一种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关系,试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阐明我们应如何处理好江山与人民的关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是生命的最美绽放,是历史的进步动力。

材料一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续写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发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材料二   中国人向来崇尚劳动、勤于劳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崇劳尚俭思想,凝聚着博大精深的劳动智慧。劳动者的形象,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迁。一开始,是高炉卫士孟泰,是铁人王进喜;到后来,是数学家陈景润,是科学家彭加木;再后来,是产业工人许振超,是篮球明星姚明;到如今,是研究发动机的孔祥俊,是搞生物科技的潘峰……变的是面孔,不变的是精神。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要弘扬劳模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劳模精神的意义。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在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才能作出正确的顶层设计。

材料二   在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为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提供了稳健的制度保障。结合材料二和相关经济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材料三   在正确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这对关系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的动态平衡”这一信念的科学依据。

材料四   在正确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4)有人认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那么我国只需要做好国内大循环就可以了。”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批驳。

材料五   在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


(5)结合材料五和恰当的哲学知识,分析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6)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请在上述五对关系之外再列举一对,并对其做简要说明。
2023-12-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10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表明,“我们”(     
①是敢于直面时代问题的先进政党
②始终保持着赶考路上清醒和自觉
③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④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2-1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