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①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20更新 | 372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1-201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2 .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钟南山、张伯礼、陈薇、张定宇颁授勋章奖章,以褒奖他们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这说明(  )
①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核心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②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③个人的人生价值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
④国家对个人的褒奖是劳动和奉献的价值回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201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1周年。四十一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过程:“大胆去尝试”;现状:“黄金无足色”;未来:“仍须傲霜雪”。下列关于改革的论述解读正确的是(     
①梅花扑鼻香——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鼓励人民要适度享受 
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推进改革不断创新 
③黄金无足色——要分清改革现状的主流和支流,解决主要矛盾 
④仍须傲霜雪——要正视深刻转型中积累的改革问题,迎接挑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0更新 | 1163次组卷 | 51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社会救助从点到面、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②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要脚踏实地,重视量的积累④要坚持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2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吸收进来。这是因为(       
A.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B.劳动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
C.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社会历史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8.5亿。在互联网已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今天,大多数人都离不开网络。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生态是良好还是恶化,与我们每个人利益攸关。

为了维护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维护广大网民切身利益、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国家网信办正式颁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并于2020年3月1日开始施行。《规定》中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是指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主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网络信息内容为主要治理对象,以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为目标,开展的弘扬正能量、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等相关活动。《规定》明确了正能量信息、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具体范围,对于那些存续已久、破坏网络生态秩序的各种乱象,都在整治之列。《规定》回应了民众诉求,对网络生态治理提出了制度规束,令人拍手称快。

《规定》的实施意味着我国依法治理网络的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可以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推动我国网络生态天朗气清。


(1)结合材料并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颁布及实施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该规定的实施对我国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3)清朗的空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请你为维护“网络生态天朗气清”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引用“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来谈如何实现“黄河宁,天下平”。以下古语蕴含哲理与治理黄河要求一一致的是(       
A.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B.道经坦途常遇覆,慎迈危辙则常安
C.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D.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8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回望此前的十三个五年规划,人民至上作为一条清晰主线贯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是因为(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6月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人民至上,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这诠释了我们党(       
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依靠人民,虚心向人民学习
③为人民谋幸福的最高理想④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在浙江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是一个明显特征,每一个落地的项目中、每一位参与扶贫工作的人员都毫无保留传授浙江的经验做法,“志智双扶”贯穿始终。浙江省重视脱贫攻坚问题的哲学依据有(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③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持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