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与价值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当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新时代中国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就要自觉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要高扬理想信念之帆,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成就自我、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说明当代青年应如何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放飞青春梦想。
(2)新时代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理想信念是其人生发展的指路明灯。某中学高二(1)班拟开展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请围绕“理想与实践”主题撰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3-07-21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之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 . 如图漫画(作者:于冰)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③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选择            
④正确的认识来自合理的判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7更新 | 7027次组卷 | 33卷引用:考点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3 . 下面诗句与漫画“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蕴含的辩证法道理一致的是(     

①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
②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7-17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篇
4 . 近日,浙江大学的科研团队反复实验,首次借助精密的技术,把从菠菜中提取的类囊体,跨物种递送至动物体衰老退变的细胞内,使动物细胞获取光合作用的能量,这有望成为更好满足人类抗衰需要的新“能量密码”。这表明了(     
①人类的需求推动了光合作用新价值的发现
②人为事物联系促进了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表明一切皆有可能
④跨物种递送实践有利于完善细胞生长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广大青年的参与和贡献。新征程上,广大青年成长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未来的中国青年,必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当代中国青年应如何“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6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而且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句诗体现了(     
A.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实现人的价值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C.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看其精神贡献
2023-07-03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天津卷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个人人生,都会面临多种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比较、鉴别作出的正确选择;每个人正在做着的事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当你为当前选择而不得不放弃的东西,即是你付出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在我们每一个决策背后,都存在机会成本。如果我们能结合机会成本,在决策过程中认真权衡取舍,也许最后的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要尽量避免决策失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直接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看到”决策失误之后的风险,即凡事从最坏的结果想起。

心理学已证明:人们会选择性地去感知那些他们所期望和愿意看到的事物,且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有过度自信倾向。基于这个理论,我们避免这一倾向的做法,就是这样来用这个规律:刻意地去关注原来不注意或想回避的事情,也就是提前主动感知风险细节,即实实在在地去感受潜在风险对自己的身与心带来的影响,然后再去评估并进行取舍。


结合材料,从价值观角度,阐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应该如何进行取舍。
2023-07-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3 实现人生的价值 模拟测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新疆“死亡之海”罗布泊的西北方,坐落着我国重要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这个基地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与江苏省面积相近。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总计有近十万人在这片戈壁滩上前赴后继奉献青春和热血。他们中有戎马一生的将军,也有刚刚入伍的年轻战士;有海外学成归来的专家,也有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学子。为了发展我国的核事业,他们长期工作在马兰基地,更有人长眠在此,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大漠忠魂之歌。

林俊德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生前系原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隐姓埋名五十二年,扎根马兰基地,参与了我国全部四十五次核试验,为铸造核盾牌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被评为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18年,他被中央军委批准为挂像英模,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比肩。

天山之麓,大漠之中,林俊德带领同事们从零起步,一点一滴地探索研究地下核试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从大气层到地下,每一次试验转型,对于林俊德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但他总是把挑战当机遇,不断向核爆炸力学领域,发起一次次的冲锋!林俊德能五十二年坚守岗位,取得那么多重大科研成就,是因为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林俊德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即使到了七十岁,搞科研、做实验、带学生依然占去了他几乎所有的时间。直到生命的最后10小时,他依然坚持在病房工作了75分钟。在一次采访中,他说:“这是我们国家进行的一个伟大的事业,自己有幸在一辈子中,为这个工作,做点自己微薄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相关的知识,说明林俊德将军的一生是如何体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家国情怀的。
2023-07-0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3 实现人生的价值 全考点训练
9 .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镌刻着19万多名烈士的姓名,他们当中许多人走后,连一方青冢也没能留下,但他们永远被祖国和人民所铭记。这表明(     
A.有价值的人生一定会得到社会认可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C.维护国家利益必然会牺牲个人利益
D.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神舟十五号飞行员邓清明曾是唯一没有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他曾4次入选备份乘组,却4次和“飞天”失之交臂;为了踏上“飞天”之旅,他准备了24年10个月。在此之前,邓清明被大家关注,源于他一直在备份。作为最有可能“飞天”的人之一,他却一直是备份航天员,一次次与梦想擦肩而过。无数个仰望太空的日日夜夜、一次次高强度的艰苦训练、不断“归零”又重新出发的勇气信念,让他在56岁这个“知天命”的年纪,证明了坚持的力量和坚守的意义。让他终于等到了实现“飞天”梦想的这一天。邓清明说,“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从来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对我来说,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是目前执行空间站任务中年龄最大的乘组,平均年龄达到了53岁,但只要为梦想而坚持、为事业而奋斗,他们就依然“正青春”。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分析邓清明梦想成真的原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