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一气呵成写下洋洋万言的《青春》一文,再造青春之中华的理想充溢心中,更是充满生机、不断觉醒的思想。以下对青春的力量看法正确的是(     
①青年人富有朝气,指引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②青年人思想活跃,能够依据自己的美好愿望改造世界
③青年人勇于奋斗,在不平凡的经历中担当起时代重任
④青年人志向高远,在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勉励大家:“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其中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只有通过质变才能够实现事物的飞跃
D.只有通过知行合一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全国两会开启,大象新闻推出系列评述《我与先辈话未来》。今天的盛景和欢腾是否如先辈所愿?未来的中国又将如何擘画?通过后浪与先辈的超时空对话,我们一起聆听教诲、坚定信念、奔向未来。

李大钊:小友从何而来?

记者:我来自2022年的中国,正逢全国两会。你们百年之前“断头流血以从之”的社会主义,已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

李大钊:那该是怎样欢腾的盛景?

记者:绿水青山,国泰民安,全面小康已然实现。文化更自信,人民有尊严;城市繁荣、乡村振兴;工业向高精尖看齐,国力与发达国家比肩,百业俱兴,诸事大成。

李大钊:吾心慰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吾曾言,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共同富裕,当如何实现?

记者: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有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有代表委员共商国是;有政府工作报告,擘画江山。汇众智、凝共识、集群力,皆为未来之谋。共同富裕,靠共同奋斗。

李大钊:如是,未来可期。小友亦当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如此,才能不负于时代。

记者:先生放心,当今的国人,正意气风发,效先辈之志,一起向未来!


(1)从“断头流血以从之”的旧中国到“共同富裕向未来”的百年重要历史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2)根据材料,请你以“效先辈之志,一起向未来”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②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③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④字数不少于150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劳动观是人生走向光明的向导
③劳动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
④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俞鸿儒院士,96岁,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研究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50余年。俞鸿儒院士不负导师郭永怀的期盼与嘱托,坚持研究并不断探索研究路径,最终完成试验。俞鸿儒院士淡泊名利,具有探索精神、家国情怀,并把研究技术不断“传承”,培养更多年轻人,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材料表明(     
①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实现自身价值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必然统一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④在报效祖国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载壮丽征程,是一部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奋斗史;而先进模范,是这部不朽史诗的精神坐标。打出大庆石油会战第一口油井的王进喜,参与了中国从脱下“贫油帽子”到成为产油大国的进程;带领亏损小厂成为跨国集团的张瑞敏,见证着“中国制造”破茧成蝶的飞跃;在家乡悬崖上硬凿出一条“麻怀出路”的邓迎香,为“减贫奇迹”贡献力量……他们用奋斗书写下个人发展的无限可能,汇聚成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这启示当代中国青年(     
①幸福源自奋斗,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困难引领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③弘扬民族精神,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④坚持个性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启示我们,广大青年一代要(     
①练就扎实本领,深入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②树立远大理想,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③担当时代责任,牺牲个人利益成就国家发展
④立足社会实践,将人生理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之所以在学生中进行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因为(     
①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培育劳动精神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劳动精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坚持劳动是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 .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曾是孩童都会唱的歌谣。随着学业负担加重,劳动教育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学生劳动意识日益淡薄。对此,有人认为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健体、润美,需吹响回归的号角;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劳动教育无所谓。

劳动教育改革不仅要提出“理念”,还应有明晰的操作路径,打通了场地、课程、评价机制等劳动教育链条上的关键环节;不仅要传承“耕读传家久”的传统,还要有新时代的朝气和特色;不只是培养劳动技能,更要有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精神,培养有责任担当的接班人。所以,一定要上好劳动教育这门人生必修课。


(1)运用人生价值观知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生活实践,阐述青少年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人生必修课。
10 . “鲲能化羽垂天,抟风九万;龙可振鳞横海,击水三千。”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实现水上首飞。“鲲龙”的研制成功离不开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他们选择了奉献祖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拼搏进取直至成功。材料启示我们
①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②只要社会提供良好客观条件,就能实现自我价值
③要有不服输的精神,没有条件也要追求成功
④要爱祖国、爱事业,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