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一起议论本班参加某次志愿活动的情况。甲说:“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参加了。”乙说:“如果小贺没参加,那么小孟也没参加。”丙说:“小孟参加了。”丁说:“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没有参加。”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的说法错误,那么可以肯定的是(     
A.甲的说法不正确,小贺没参加B.乙的说法不正确,小贺没参加
C.丙的说法不正确,小孟没参加D.丁的说法不正确,小孟参加了
2024-01-20更新 | 508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1这一年,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它们一经发出便燃爆祖国大江南北,爱党爱国的激情在国人心中升腾。
①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②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③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④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是联言判断,表达了中国青年的担当和决心
B.②是反对称关系判断,是中国军人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C.③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的推理形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
D.据④可以推出“要么我们打这场仗,要么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的结论
2023-08-20更新 | 234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缘起】

张某于2022年6月入职某公司。该公司在与张某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其订立一份补充协议作为合同附件,补充协议内容包括“我自愿申请加入公司‘奋斗者计划’,主动放弃加班费”。半年后,张某由于个人原因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加班费。该公司以张某自愿订立“放弃加班费协议”为由拒绝支付。张某遂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查实】

仲裁委员会结合该公司考勤记录、工作系统记录等证据,确定了张某的加班事实。

【争议】

张某:公司称只有签订补充协议,才能入职。我要入职,所以我要签订公司的补充协议。

公司:只要签订了合同,就应该遵守合同规定,张某自愿与公司订立了放弃加班费的合同,所以公司不需付加班费。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别分析张某和公司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意大利都灵大教堂珍藏着据说是耶稣遇难后的裹尸布。1357年展出后,它的真伪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下面是甲乙两人关于耶稣裹尸布真伪的争论。

甲:我认为这个裹尸布是真的。因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流了大量的血,只有上面有血迹,裹尸布才是真的。我们都看到了上面血迹斑斑。

乙:我认为这个裹尸布是假的。亚麻布在公元2世纪才出现,如果是真的,耶稣应该在公元2世纪受难。但《圣经》上说耶稣是公元1世纪受难的。


运用“假言推理的逻辑性质”的知识,分析甲乙二人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23-07-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筑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青少年是学雷锋的先锋力量,某校把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打造“新‘锋’范”主题品牌思政课、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小明是本次学雷锋活动的先进分子,他说:“雷锋是平凡的,雷锋又是伟大的!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做新时代的雷锋。”小林却说:“你可真有意思,你又不是雷锋,雷锋去世这么多年了,你怎么做雷锋?”

材料二   每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我国宪法对人大代表的任职资格有以下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可以被选举为人大代表;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关于年满十八周岁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甲是否可以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甲和乙各执一词。

甲认为:只要是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就可以被选举为人大代表,自己是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所以自己可以被选举为人大代表。

乙认为:只有完全具备人大代表的任职责格,才可以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甲由于被剥夺了政治权利不具备人大代表的任职资格,所以不可以被选举为人大代表。


(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判断小明、小林的对话是否有逻辑错误,并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知识,分别判断甲乙的推理能否确保得到真实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2023-07-2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哈尔滨某高中外语组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添加下列哪个条件,可以必然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       
A.小周教英语B.小钱教德语C.小孙不教俄语D.小赵不教法语

7 . 材料一   流量不够刷量来凑,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开设了“企鹅代商网”“金招代刷网”等6个网站接受客户订单,然后将订单转让给其他团队。为获取接受订单与转托刷量之间的差价,该公司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对腾讯公司网站产品服务内容信息的点击量、浏览量、阅读量进行虚假提高,并予以宣传。此后,腾讯公司以该公司涉嫌不正当竞争为由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判决该公司赔偿原告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共计120万元。

材料二   在审查接受该公司订单转让的那些团队时,三位执法人员分别得出三个结论:

老张认为,甲团队的部分人参与了虚假提高活动;

小李认为,甲团队技术不具备,没有参加;

小周认为,丙团队没有参加。

经过调取录像取证证明:三位执法人员只有一个判断正确;而且,只有乙团队参加,丙团队才能参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判断和推理的知识,说明哪些团队确定参加了该活动并写出分析过程。
2023-07-1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3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时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对此判断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②运用该推理,人们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
③因为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所以能够实现新年良好开局
④以此为前提进行推理属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农谚是中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如农民们发现作物生长与播种农时密切相关,总结出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春雨贵如油”等农谚。下列对这两条农谚认识正确的是(     
①虽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但已触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③“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是联言判断
④“春雨贵如油”体现了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为更好提升法律素养,高二某班举行了模拟法庭活动,合议时同学们积极参与了讨论。下面同学的发言及其引发的逻辑评判对应正确的是(       

同学发言

逻辑评判

“经调查发现,甲在A地出现时A地发生案件,在B地出现时B地也发生案件,所以甲一定是罪犯。”属于类比推理,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
“之前有与此相似的案件,且嫌疑人与甲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非常接近,所以甲最有可能是案犯。”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
“嫌疑人作案一定要有作案动机,甲有作案动机,所以甲是嫌疑人。”属于三段论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这个案件要么是甲所为,要么是乙所为,乙已经承认了犯罪事实且证据充足,所以不可能是甲所为。”属于不相容选言推理,符合推理的规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