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5 道试题
1 . 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惊人言论:“在国际体系中,你不在餐桌上,就会出现在菜单上。”意思是“不为刀俎即为鱼肉”。下列对布林肯“你不在餐桌上,就会出现在菜单上”言论的判断及据此所作的推断,正确的是(     
A.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肯定一个国家在菜单上,结论就能得出其不在餐桌上
B.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如果否定一个国家在餐桌上,结论就能肯定其必在菜单上
C.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否定一个国家不在餐桌上,结论就能肯定其在菜单上
D.是相容选言判断,如果肯定一个国家在餐桌上,结论就必然能否定其在菜单上
7日内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参观青年毛泽东主题展览,了解学院发展沿革和用好红色资源、坚持立德树人等情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红色资源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多次强调,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好运用好,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高校扛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1911年,青年毛泽东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求学期间,除了在书本上读有字之书外,毛泽东还经常和同窗好友一起以“游学”方式去社会上研习“无字之书”。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立下了“探究‘大本大源’,实现以天下为己任、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要用“大本大源”“宇宙之真理”去唤醒国民,挽救国家危亡。同时,他深受李大钊和陈独秀思想的影响,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而完成了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铮铮誓言生动体现了青年毛泽东对追求科学真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那份坚定。百余年来,无数革命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过火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接力前行,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奇迹。

【广育新时代“大先生”】

广育新时代“大先生”,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心中先扎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之“根”,学生心中才可能结出立志报国之“果”。作为师范类院校,湖南一师一直非常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学校教师自觉养成良好师德师风,争做“经师”与“人师”统一的“大先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说明毛泽东等革命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什么能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奇迹。
(3)根据上述材料,某同学认为“只要教师心中先扎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之‘根’,学生心中就能结出立志报国之‘果’”。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求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为主要内涵的先进的生产力。当前,我国具有产业体系完备、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同时又存在着产业竞争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不足等问题。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一方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另一方面,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未来产业技术路线不确定、发展模式不固定、技术范式有待形成,要加快各方面的探索实践。

(1)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材料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三年来,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央企积极打造技术攻关高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在电网、通信、能源等领域有效解决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国有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资源供给,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企业应多措并举,与高校一起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市场化联合培养机制。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国有企业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应如何大有作为。
(3)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同学认为“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三5月模拟联考政治试题

4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材料一     天津市以天开园为载体和抓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积极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着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形成更具创新力、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让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当主角,政府继续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以政府投入撬动企业和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对接高校人才,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奖励不低于70%,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天开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材料二     当前传统生产方式难以为继,生产力发展需要由粗犷向高质量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中国应对当前自身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更是中国关于全球发展的新创见。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实现生产力水平的跃升;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迎难而上,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对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分析。

材料三     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甲同学进行以下推理:“只有营造有利于央企人工智能的政策环境,才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国家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陆续得到解决,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提升。由此我们推断,营造促进央企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必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3)材料三中甲同学的推断是否成立?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加以说明。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调查政治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工作实践积累的一系列宝贵经验系统总结为“六个必须”,牢牢把握其科学内涵,不仅有益于准确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更有助于持续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六个必须”,方能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方能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方能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和情怀,方能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方能凸显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的决心和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中找出两个不同类型的复合判断语句,并说明判断为真的条件。
(2)有人认为,中国若不能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那就意味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没有坚持“六个必须”。请运用假言推理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6 . (2023·海南·高考真题)小海计划海南两日游。爸爸建议,如果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就不去东坡书院;妈妈建议,如果不去东坡书院,就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朋友建议,要么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要么去东坡书院。下列能同时满足三方建议的选项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东坡书院都去;去东坡书院,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既不去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也不去东坡书院。(      )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易混易错100题)
7 . (2024·浙江·高考真题)“如果寒潮到来,气温就会明显下降。”由此可推出气温明显下降,那么寒潮到来;要么寒潮到来,要么气温明显下降;除非寒潮到来,否则气温不会明显下降。(      )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易混易错100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今,“银发经济”正加速成为经济新赛道。据国家卫健委测算,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新一代银发一族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更注重生活品质,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精神需求。有消费实力的银发一族悄然转变消费观念,从“守紧钱袋子”变为“花钱买舒适”“花钱买称心”。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从2020年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约4.3万亿元增加到约40.6万亿元。当然,“银发经济”要想持久发展,必须摸准老年人的真正需求。老年群体各自年龄段、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皆有不同,有着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只有多层次、多样化地满足其需求,不断推出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撬动“银发经济”这片万亿级的市场蓝海。

结合材料,运用联言推理的形式概括“银发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持久发展“银发经济”的思路是如何运用逆向思维的。
7日内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案例一   S荔枝是H市公用区域农产品品牌,2019年3月,H市农技中心取得“H市S荔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丁公司于2019年7月注册“S荔枝”商标。2022年5月,丁公司通过保全证据公证,以海口乙公司在包装箱上使用“S荔枝”侵犯其商标权为由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认为,“S荔枝”是地方政府打造的特色农业品牌,“S荔枝”作为注册商标在区别商品和服务来源方面的显著性较弱,乙公司对“S荔枝”的使用(并非商标性使用),不构成对丁公司注册商标权的侵犯,判决驳回丁公司的诉讼请求,并由丁公司承担全部诉讼费用。

案例二       C市B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先后开有三家火锅店,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H市D公司火锅店于2018年5月开业。B公司发现D公司的门店装潢包含的巨龙倒悬等17元素与其门店装潢相同或者相似,极易使消费者误以为二者存在特定联系。之后,B公司以D公司存在不正当竞争为由提起诉讼。

省高院审理后判决,D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与B公司相同或近似的17项装潢,并赔偿B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100万元。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二)……

据此,有人作出以下推理,

①只有“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才构成不正当竞争,我的公司没有“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所以,我的公司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②商品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装潢,我公司(服务公司)不是商品经营者(仅提供服务,不提供产品),所以,我公司可以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装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评析上述两案例的判决依据,并总结两条对企业经营和维权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评析两条推理的结论是否保真。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商场内,9岁的小王在妈妈的带领下坐电梯去三楼,小王贪玩,一不小心左手的无名指被电梯夹到了,等妈妈发现时为时已晚,最终小王无名指粉碎性骨折。小王的妈妈找到商场老板协商,要求赔偿。协商不成,遂起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商场老板赔偿小王及其监护人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商场老板辩称,事发时如果小王妈妈监护到位,就不会发生这起事故,正是小王妈妈的疏忽,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因此小王妈妈具有过错,应承担全部的责任。当地人民法院判决商场老板赔偿小王及其监护人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全部损失的70%,合计3万余元。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商场老板的辩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抢分卷(二)·新教材·文科综合试题 (适用于新教材地区)-高中政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