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5 道试题
1 .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指出:“没有中国领导人的有效支持,我们无法达成《巴黎协定》这一协议”。以文中法比尤斯的观点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有(     
①如果《巴黎协定》达成,则一定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有效支持
②如果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有效支持,则《巴黎协定》就能达成
③只有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有效支持,《巴黎协定》才能够达成
④如果《巴黎协定》未能达成,一定是没有得到中国领导人支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9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政治试题
2 . 下图为某班同学开展“氢气燃烧的产物”探究过程示意图:(          

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学生对“水”的认识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然后上升到思维具体
②这种以求同法探究“现象”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可靠的
③该探究过程以“假如”式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实现活动目的
④该探究正确运用了“假设”与“证据”之间的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5-29更新 | 33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三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先生带8岁儿子小李到冰雪场地游玩。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两人站在雪地坦克车的上车地点。此时,成年游客张某驾驶雪地坦克车将小李撞倒,致小李腿部骨折。李先生以小李的名义将张某和雪场起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损失。张某认为,事故应是三方共同原因导致,雪场设置不规范、未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情况进行告知及安全警示,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且李先生存在监护不当。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你是否支持张某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91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据此,甲观点认为:如果张某是雪场工作人员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雪场承担侵权责任。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甲观点加以评析。
4 . 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能力。下列观点与对其逻辑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观点逻辑分析
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以,所有的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这是一个正确的换质位推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进行了调查,所以你有发言权。这是一个正确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志愿者都要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我不是志愿者,所以我不需要有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雁阵“人字形”齐飞,侧后大雁飞行能耗降低,从而完成长途迁徙。受此启示,飞机会按“人字形”编队飞行以节省燃料。是从个别到个别的
必然推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在某班学习经验交流会上,甲同学说,提高学习效率,需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乙同学据此推出,只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就能提高学习效率。乙同学的推理(       
A.肯定前件就肯定了后件,错误B.肯定后件就肯定了前件,错误
C.否定前件就否定了后件,正确D.肯定后件就肯定了前件,正确
2024-05-2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Ⅷ)政治试题
6 . 仓廪实,天下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因此,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必须绷紧,须臾不能放松。“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以引文的判断为前提,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①如果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则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
②如果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则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③如果把稳了强国复兴主动权,则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
④如果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则不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9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镜头一:《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报告文学真实生动地讲述脱贫攻坚故事;《山海情》《人世间》《我和我的祖国》等优秀影视作品反映时代气象、讴歌人民创造……新时代的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镜头二: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举办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1.3亿,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群众文艺团队超过46万个……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正在文化建设中登舞台、唱主角。

◆镜头三:登上浔阳楼欣赏浩瀚长江,走进琵琶亭体验《琵琶行》沉浸式剧场,沿着江边绿道悠闲散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自开放以来,成为市民休闲、游人打卡的好去处。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文艺作品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命题的原因。

材料二   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作家的创作更离不开人民、离不开生活。很多优秀作品都是作家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一生的生活实践中,才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据此,有人得出结论,如果没有人民,如果没有作家,就没有优秀作品。

(2)结合材料,运用“假言推理”的知识,分析上述推理。
2024-05-2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某于2023年12月15日签订购买某品牌汽车合同,办理完相关手续并交付,同时签订了为期60天的保价协议,约定在保价期内若该款车降价则经销商应当退还降价差额。3个月后,王某在该品牌官网发现该款汽车早在2024年2月1日降价2万元。王某遂要求经销商予以补偿差价,经销商以已过保价期为由拒绝了王某的诉求。王某耿耿于怀,遂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对该汽车品牌进行了多次诋毁,并多次发布销售员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称其为骗子。发布类似“随意降价的品牌就是垃圾,这个品牌降价,这个品牌就是垃圾”、“质量差就降价,别的品牌质量好,所以别的品牌不降价”、“骗子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眼中只有钱,这个销售就是骗子”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最后王某因涉嫌侵权被销售员及该汽车品牌起诉。

(1)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王某诉求的合理性以及被起诉侵权的法理依据。
(2)结合材料,从推理结构的角度对王某的言论进行反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22日,李某在某商场购买“戗面馒头”一袋,在打开包装并吃了一个后,发现商品外包装载明该食品保质期至2023年10月20日。李某遂向该商场提出退还货款并要求赔偿1000元。该商场负责人仅承诺退还货款,拒绝赔偿。其理由是:如果食用过期2天的食品影响健康,理应赔偿;但李某吃了并未影响健康,所以无须赔偿。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李某应如何依法维权。
(2)结合材料,运用演绎推理的知识,简析该商场负责人的推理过程是否有效。
2024-05-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女士于2019年4月入职北京某科技公司,担任产品运营负责人,劳动合同约定执行不定时工时制度,该公司的不定时工时制度未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批。2020年12月,科技公司以旷工为由解除其劳动关系后,李女士将科技公司告上法庭,诉讼请求为科技公司要求李女士在下班后、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共计加班500余小时,要求法院判决科技公司支付其加班费40余万元。对此,科技公司主张,李女士与本公司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已有合同约定。李女士下班后、周末及节假日涉及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在客户微信群中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回复,期间可以进行日常的生活活动,并非加班。

此类关于“隐形加班”问题的案件备受社会关注。网民赵某说:“在数字时代,员工通过网络方式投入时间和付出劳动,应该认定为工作时间并支付劳动报酬。若李女士没有通过网络方式投入时间和付出劳动,科技公司则不需要认定工作时间并支付劳动报酬。”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李女士的诉讼请求和科技公司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2)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材料中赵某的话存在的逻辑错误。
2024-05-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