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1)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人推理出以下结论:有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有了中国特色;既然有了中国特色,就有了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运用逻辑思维规则说明此人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省景德镇市考察调研,他来到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饶有兴趣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景德镇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见证地,蕴藏着景德镇千年窑火越燃越旺的“密码”。奋进在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新征程上,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景德镇增强自觉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擦亮文化瑰宝,让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彩、熠熠生辉,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色。

(2)结合材料,运用三段论的知识,补充下列推导过程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有利于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色。
2024-02-0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假言推理的意义。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________。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________
2021-10-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材料一   假定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即他们的血型是A、B、O、AB四种血型中的一种。

甲自述:“我是A型。”乙自述:“我是O型。”丙自述:“我是AB型。”丁自述:“我不是AB型。”在这四个人的自述中,有三个人的自述是正确的,有一个人的自述是错误的。

材料二   ①任何时候,社会上的人们总有先进分子与落后分子,既然曲某不是先进分子,那当然就是落后分子了。②农田收成不好,或因缺水,或因缺肥,或有其他原因。这块农田收成不好,既不缺水,也不缺肥,可见一定是有其他原因。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如果甲的自述是错误的,那么,甲、乙、丙、丁各是什么血型?
(2)材料二内容是何种选言推理?是否正确?请具体地说明。
2023-09-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学案
4 .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由此可见,我国公民的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的。这一推理说明(     
A.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结论就能够断定联言支也都是真的
B.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后件
C.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的,首先要注重从各个层次思考问题
D.法治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现象、把握人为事物联系的思维方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结论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通过换质推理可得出“中华文明不具有非连续性”
②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能理解古代、现代、未来中国
③我们要理解古代、现代、未来中国,就必须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
④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认识中国,要么能理解古代中国,要么能理解现代中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2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课堂例题经典练】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6 . 某部网络小说写道:“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我有翅膀吗?没有,所以我也没办法飞。”关于这段话的理解,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没办法飞,属于特称否定判断
②我没有办法飞,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③在这段话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不一定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
④这段话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结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09更新 | 65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仍是既有战略机遇又存在风险挑战,有些风险挑战是必须面对、克服的。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只要我们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住有利时机条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能战胜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底线思维”,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与意识同义
②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属于理性认识
③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有正确错误之分
④是具有指导性的思想方法,能帮助人们实现预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①以“有些风险挑战是必须面对、克服的”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
②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仍是既有战略机遇又存在风险挑战”中,各选言支的谓项都是不周延的
③我们要战胜困难挑战、行稳致远,就必须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住有利时机条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④如果我们没有顺利战胜困难挑战,一定是因为没有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住有利时机条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古诗词往往是意境与逻辑的统一。下列古诗词与其蕴含的逻辑思维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归纳推理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属于充要条件假言推理
③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
④君看落红非无情,化泥更护百花开——体现对事物功能认识的反向思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1更新 | 883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A卷·知识通关练)
9 . 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有学者认为,除非让那些施暴者承担真正的法律后果,否则网暴就会一直停留在“语言战争”上,他们不会收手。对该学者的这一命题,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若网暴已不存在,说明施暴就会承担真正的法律后果
②前提肯定了命题的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命题的后件
③准确把握条件关系是正确作出假言判断的必要前提
④作为科学的论断具有超前的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1更新 | 147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大报告解读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践行初心使命,使我们党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的重要原因是勇于自我革命,百年大党擦亮初心、刀刃向内,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百年跨越,中国共产党交出了彪炳史册的时代答卷。成就的背后,蕴藏着运筹帷幄的胆识,包含着气贯长虹的行进,凝聚着震撼人心的巨变。


(1)“成就的背后,蕴藏着运筹帷幄的胆识,包含着气贯长虹的行进,凝聚着震撼人心的巨变。”请说出这一判断的类型,并从《逻辑与思维》角度分析正确运用这一判断的重要意义。
(2)根据所学逻辑知识,说明下列观点是否符合正确逻辑思维的要求,并用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概念、判断或推理逻辑错误及违反的逻辑规则
示例:我认识的重庆人都爱火锅,所以,所有的重庆人都爱吃火锅。犯有“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要提高不完全归纳的可靠程度。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法院分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和海事法院。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的。换质位推理: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的不是抢劫罪。
只要刻苦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023-06-23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