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四川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6-17 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为的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2020-08-25更新 | 429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教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2020-05-10更新 | 83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青岛平度市高三3月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高了2倍多。这一变化
A.导致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
B.巩固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
C.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D.阻碍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用于经商,而是购买了大量的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的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
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
D.社会动荡,无法经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一位史学家说:“北魏孝文帝强制授给露田……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削的手段……”这主要是因为(  )
A.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
B.授田农民要承担徭役杂税
C.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D.授田的实质是强迫农民开荒纳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2016-11-27更新 | 894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0年广州执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非)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
A.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开始探索政治改革的途径D.传统夏夷观念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