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2
北京 高三 期中 2020-11-20 2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力学、物理实验

一、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1. 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足球的质量为m,网兜的质量不计。若只减小悬绳的长度,足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关于悬绳对球的拉力F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N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F都增大B.NF都减小
C.N增大,F不变D.N不变,F增大
E.NF的合力大小不变F.NF的合力增大
2020-11-09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2
多选题 | 适中(0.65)
2. 二维运动传感器设计原理如图甲所示。计算机可以记录各个时刻运动物体A的位置坐标。图乙是某次实验中计算机描出的物体A的运动轨迹。计算机可以绘出水平速度大小vx(用虚线表示)和竖直速度大小vy(用斜实线表示)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图丙)。根据题中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求得0.10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B.可求得0.10s内物体下落的高度
C.若增大平抛的初速度,vy-t图线的斜率将增大
D.vx-t图线不水平的原因可能是空气阻力的影响
E.图乙中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
F.若增大平抛的初速度,图2乙中相邻两点间的竖直间距将增大
2020-11-09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2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软细绳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钉一个钉子A,小球从右侧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后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和细绳与钉子相碰时的能量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摆动过程中,所受合力始终指向O
B.小球在由右侧最高点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逐渐增大
C.当细绳与钉子碰后的瞬间,小球的速度突然变大
D.小球由右侧最高点摆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绳中拉力对小球的冲量大小不为零,方向竖直向上
2020-11-09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2

三、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来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先保持手指和钩码静止,感受橡皮筋对手指的压力。然后设法使钩码上下振动的同时手指保持静止,感受压力的变化(整个过程中,橡皮筋对手指始终有压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钩码由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B.钩码由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当橡皮筋恢复原长时钩码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C.钩码在最低点处和最高点处的加速度相同
D.钩码由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钩码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E.钩码运动过程中,如果橡皮筋对手指的压力逐渐增大,钩码一定处于下降阶段
F.钩码运动过程中,如果橡皮筋对手指的压力逐渐增大,钩码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G.超重时就是钩码所受重力增加了,失重时就是钩码所受重力减小了
2020-11-09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2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0,夹在A、B之间的弹簧被压缩了1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可认为木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F=2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此时木块A、B所受摩擦力分别记为fAfB。则(  )
A.fA=10 NB.fA的方向水平向左
C.fB=6 ND.fB的方向水平向左
多选题 | 适中(0.65)
6. 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不同轨道卫星构成,其中北斗导航系统第41颗卫星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的轨道半径约为。第44颗卫星为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24h。两种同步卫星的绕行轨道都为圆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成一定夹角,如图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同步卫星都可能经过北京上空
B.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天 2 次经过赤道正上方同一位置
C.根据题目数据可估算出地球的质量
D.任意12小时内,万有引力对第41颗卫星冲量的大小和对第44颗卫星冲量的大小相等
2020-11-09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2
多选题 | 适中(0.65)
7. 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圆形环月轨道Ⅰ。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次变轨,进入近月点(B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A点)高度约100公里的预定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度小于在B点的速度
B.探测器沿轨道Ⅰ无动力运动过程中,探测器中的科考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探测器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在A点应加速
D.探测器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
2020-11-0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2
多选题 | 适中(0.65)
8. 取一条较长的轻软绳,用手握住一端O,在竖直平面内连续向上、向下抖动长绳,手上下振动的周期是T,可以看到一列波的产生和传播的情形,如图所示。在绳上做个标记P(图中未标出),且OP的平衡位置间距为Lt=0时,O位于最高点,P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恰好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若该波可以看作是简谐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时,P在平衡位置下方
B.t=时,P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C.t=时,P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该简谐波传播的最大速度为
多选题 | 较易(0.85)
9. 一足够长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如图所示,物块从向上滑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其速度大小v、加速度大小a、机械能E随物块滑动路程x变化关系的是(     
A.B.
C.D.
2020-11-09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