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06-22 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第1段描写了月下的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
B.第1段描写了月下的荷塘。
C.第1段描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
D.第1段描写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下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第1段文字写景顺序的概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从天上到水里B.从上到下
C.由静到动D.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3.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
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
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
D.在月光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   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4.作者认为“这恰到了好处”,理由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朦朦胧胧的月色下一切都变得美好,正和他对美好的向往心情吻合。
B.和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情吻合。
C.在这淡淡的月色下,能给人丰富的遐想,使作者感到“到了另一世界”似的。
D.朦胧的月色能赋予景物新奇甜美、温和的韵味,令人神往。
5.“酣眠”和“小睡”分别指的是(     
A.熟睡和较少时间的浅睡B.满月和淡淡的云
C.朗照和淡云遮掩的朦胧的月照D.黑影和残月
2021-06-2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1)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2)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3)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6.下列对节选文段内容和语言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知道”的“才”说明“我”知道消息之晚,这便说明当时的反动政府在最大限度地封锁消息。
B.“下午便得到噩耗”,副词“便”说明惨案发生之快,雄辩地证明这是敌人预先设置的“罗网”。
C.“居然”“竟”“不料”“不信”等词,说明惨案出乎“我”的意料,反映了敌人的凶残超乎人之常情。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惨象”和“流言”一样,足见反动派的凶残。
7.“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A.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
B.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
C.惨案发生的惨烈,使各方来不及应对。
D.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
8.“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反复C.类比D.排比
9.在选段(1)(2)(3)画横线处填上的一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向来   然而   况且B.从来   但是   而且
C.向来   但是   而且D.从来   然而   况且
10.“惨象”和“流言”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是(     
A.青年学生的惨死                  反动军阀的无耻污蔑
B.中华大地的满目疮痍            平民们的造谣生事
C.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            御用文人的无耻污蔑
D.青年学生的惨死                  平民们的造谣生事
2021-06-21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1.对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养生死无憾   安葬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吃
C.王无             归罪D.之以桑                           种植
1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3.选出全都表达孟子宣扬“仁政”使民心归顺的主张的一项(     
①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②⑤B.③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
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用不尽,就能让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B.孟子认为,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不滥捕乱伐,使老百姓对“养生丧死”无憾,国君就能够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说明梁惠王对国家治理还没有尽心。
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道理和措施。
1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是使民养丧死无憾也
B.庠序之教
C.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D.数不入洿池
2021-06-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金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B.驽马十                 驾:指马行走十天的路程
C.吾尝而望矣            跂:提起脚后跟
D.省乎己                       参:验、检查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B.积土成山,风雨兴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C.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D.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以孝悌之义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9.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水为之而寒于水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不拘于时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0.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021-06-21更新 | 24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