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广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11-16 2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选修(旧)、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2019-01-30更新 | 2159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安徽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1905年京师大学堂召开第一次学生运动会,并发文称“窃谓世界文明事业皆刚强体魄之所造成也。吾国文事彪炳,而武力渐趋于薄弱……非重体育不足以挽积弱而图自存”。这反映
A.体育强国成为主要社会思潮B.新式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C.家国情怀决定人才培养模式D.近代学堂开始纳入体育课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2024-03-18更新 | 315次组卷 | 137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烽火弥空世路殊,义旗高举过征途,冲天烈焰推皇统,环地洪涛卷孽孤。五色旌挥群岳舞,九州情动万民呼。共和大业从兹始,百载风云入画图。”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演说家艾索克拉底声称:“我们的法律是大众的利益,并且对于人道的生活具有重要的贡献。”这句话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全体人民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B.民主政治发展得益于法律基石
C.法律提高了全体居民政治地位D.少数贵族垄断了国家政治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海防档》记载: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开始兴起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2021-11-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田家炳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据统计,1840-1894年西方列强在华企业共计88个,资本总额近2800万元;而在1895-1913年间,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企业计136家,资本总额10315.3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英国开平煤矿,1911年资本已达1159.4万元,1913年更增至2063万元。这表明
A.列强进一步加大资本输出力度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英国的资本总额超过其他列强
D.列强投资方向主要在矿产领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古代雅典用于指控恶意告发者,或者指控和节日相关的犯罪行为的案件必须向公民大会揭发,公民大会通过一项法令来宣告被告有罪还是无罪,但是案件最终须在陪审法庭审理。这表明,在古代雅典
A.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B.审判程序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权力分配体现了分权制衡思想D.人民主权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周幽王被杀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逃到晋国,晋欲拥立伯服,但绝大部分诸侯支持申后所生的前太子宜臼,晋侯最后杀死了伯服。这反映出当时
A.天子地位一落千丈B.守法血缘关系衰落
C.正统观念仍受重视D.分封秩序遭到破坏
2020-08-25更新 | 9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彭州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罗马法规定:“故意杀害他人”处以死刑,而“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被长期沿用。由此说明罗马法
A.缺乏严格统一的判罚标准
B.注重区别对待不同犯罪类型
C.掺杂诸多原始落后的习俗
D.其法律条文一直被近代沿用
2018-05-20更新 | 775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敬”“敦敬”“衷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A.遵循古礼
B.推行德政
C.体制创新
D.人才荟萃
2018-12-26更新 | 11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与这些经济外交的成就直接相关的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日内瓦会议的进展
C.万隆会议的成功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商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部门。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将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等法律事项视为重要的国家政务。这说明
A.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罗马立法有灵活性和现实性
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
D.商品经济制约罗马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提出于
A.大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井冈山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19-03-28更新 | 235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二、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的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三、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前很多实体经济面临升级和转型。

实业救国论者大都十分重视对西方经济理论的介绍、探讨和运用,并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选择取舍。民国初期,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政治改良与实业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也是实业救国思潮获得发展的具体反映。振兴实业逐渐成为全社会各阶级各派别的人们共同的愿望,上自政府,下至庶民,都对发展实业十分关注,实业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广泛开展各项实业活动。

——摘自朱英着《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民国初期实业救国思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实业救国思潮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2017-06-01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测试(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明政府开始废除世袭土官,代之以由中央任命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即所谓的“改土归流”。清朝雍正时期,全国统一基本实现,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盛世局面正在形成。同时,内地人民逐渐南迁,西南地区和内地经济上互通有无,民族融合日益加强。但各土司辖地如同一个个封闭王国,土司对土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和压迫,有的甚至拥兵反叛。因此,有识之士改流的呼声日益强烈。雍正帝委任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改流工作。鄂尔泰采取“剿抚并用”、以剿为主的方针,在大规模用兵告一段落后,进行了大量的善后工作:妥善安置被革土司,慎重选任新设流官;解放奴仆,推行保甲制度;禁革各种旧制陋规;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等。

——摘编自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雍正时期改土归流能够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0. 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阶段
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60年代末
1955年,中国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华约组织活动。1956年,中国、波兰、苏联等国组织了铁路合作组织。中国还参加了世界民主联盟(总部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学生联合会(总部设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等组织的活动。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
70年代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逐步加入联合国专门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关系。
80年代,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组织的活动剧增,先后加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中国还开始参加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逐步签署了一系列裁军、军控文件和协议。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并于同年发起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截至2009年,中国累计已有1.4万多人次参与联合国多个维和行动。

——据王逸舟《中国外交六十年》、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1951年5月2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自从联合国大会非法通过诬蔑我国的决议后,联合国已断然自绝于中国人民,此次联合国大会又非法通过美国这一提案,只是再一次证明联合国已日益不可挽救地变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扩大侵略战争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1—1953)》第二集
材料三 “中国是联合国财政体制的索取者而不是贡献者,因为它从联合国获得的多边财政和技术援助远远超过了向联合国缴纳的会费和承担的维和费用”。
——塞缪尔·金《中国与联合国》
(1)概括从1949年到60年代末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有哪些新发展?推动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评述中国在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人约翰·塞尔登1635年在回答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的《公海》而写的题为《领海》这一论著中,引经据典地提出两项主张:“第一,海可被视为所有物;第二,海当然是英国国王的所有物。”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出入英国及英国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顺治十二年(1655年),浙闽总督屯泰上奏请求“沿海省份,应立严禁,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得到清廷允准。次年,清廷即公开颁布《申严海禁敕谕》,“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氏集团)贸易者……俱行奏闻处斩,货物入官”。

——黄顺力《海洋迷思:中国海洋观的传统与变迁》


据中国与英国在海洋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给两国带来的影响,提炼观点,结合近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史学热点、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选修(旧)、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论述题
1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近现代史
3
史学热点
4
世界史
5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6
经济史(旧)
7
中国古代史
8
选修(旧)
9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70年代)单题
20.4教育与选官用人单题
3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40.85中华民国的建立单题
5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60.85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单题
70.65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80.4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单题
90.6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单题
100.65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11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单题
120.65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130.65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单题
140.85万隆会议  万隆亚非会议单题
150.6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单题
160.85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单题
二、论述题
170.4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
180.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疆域的奠定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200.65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外交活动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210.4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