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梅州市三校(蕉岭中学、虎山中学、平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2-12 1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学是教育机构,也是研究机构,但大学存在的主要原因既不能从它向学生传授纯粹知识方面寻找,也不能从它为院系成员提供纯粹研究机会方面去寻找。

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一所大学的任务就是师生一起运用想象力去获得知识经验。

大学传授知识,但它是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至少,这就是大学对社会应履行的职责。充满活力的气氛产生于富有想象的思考和知识的改造。在此,一件事实将不再是纯粹的事实,因为它被赋予了全部的可能性。记忆不再是一种负担,因为它如同我们梦境中的诗人和我们的目标设计师一样富有生机。

想象与事实不能分离,想象是探明事实的一种方式。它的作用在于,引出适应于事实的一般原则(正如事实的存在一样),并对符合这些原则的各种可能性进行理智考察。它能使人建构一种新世界的理智的远见,并以提出令人满意的目标来永葆生活的热情。青年人是富于想象的,如果通过训练使想象力得到增强,这种想象的活力大都能保持终身。世界的悲剧在于,那些富于想象力的人经验不足,而那些富有经验的人又贫于想象。蠢人们凭想象行事而缺乏知识,学究们又凭知识行事而缺乏想象,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将想象力和经验融为一体。

而大学对想象力的培养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时代,恶化的可能性已大为增加。在一个大机构中,作为新手的年轻人,必须服从命令,照章行事……其结果是只注重经验而职业后期所需的想象力很容易在早期被践踏。这仅是更多的一般事实的一个事例,即所需的良好技术只能通过那些易于摧残心智活力的训练去获得,而这种心智活力本应是要指导技术性技能的。这是教育中重要的事实,也是大多数困难的症结所在。

大学为诸如现代商业或传统一类的智力化职业做准备的方式在于增进对作为职业基础的各种一般原则的富于想象的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他们在将具体事务与一般原则相联系的过程中已经践行过的想象,进入其技术学徒制阶段。具体事务也就获得了意义,并例证了被赋予的那种意义的原则。因此,一个人要受到适当的训练,应期望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必需的习惯去获得想象的训练,而不是单凭经验去做苦工。

大学如何培养想象力呢?想象力是一种传染病,它只有通过其成员自身也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大学进行交流传递。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具有想象力。那么如何让教师有想象力呢?就让他们与正处在一生中最有朝气、最富有想象力时期的青年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吧。

想象力和学问的结合需要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气氛,需要多种多样的经验,需要那些在观点上和智力训练上不相同的心智相互激发。还需要在促进知识的发展时,为周围社会的成就而自豪的兴奋和自信。

大学应该成为年轻人和年长者共同进行探险的故乡。

(摘编自怀特海《想象力:大学存在的理由》)

材料二:

无论教育以什么为目的,它绝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绝不能使他们的这些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弱。

因此,教育应该想方设法地提供便利,让某个专业的学生了解其他专业所使用的方法,已经取得的成就,人们的希望和理想,遇到的挫折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知识,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由,不去探求尽可能多的知识。我们还是鼓励一个人拓宽视野,这样他就能超越目前这个他似乎被认为应该生活在其中的狭小世界。一般来说,不下大功夫,没有老师的帮助,大多数人是无法认识这个世界的。懒惰、无知、教条主义、蒙昧主义、厌恶思考与辩论、仇视新生事物,更有甚者,人们对相邻学科充满嫉妒和忧虑,唯恐其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所有这些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障碍,必须揭露并克服。

我还要假设:一般来说,人类有权提高其思维能力与感知能力,无论社会在技术上多么迫切需要;较之批判性思维、自由的想象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个人生活,社会的安定与社会公德不一定更受欢迎。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能够也应该成为人类实现这些目标的有力工具;无论如何,它不能是一种障碍。

要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就不能依靠规范,而只能依靠例证——必须发现或培养一些具有足够的知识、才能与想象力的教师,他们会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我们一定遇到过好老师,他们极具人格魅力,能使学生焕然一新。我们需要有才华的阐述者。有才华的阐述者,几乎能使任何话题变得趣味盎然,但还是有思维能力的指标。

(摘编自以赛亚·伯林《教育在于培养思维与想象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不是向学生传授纯粹知识,而是师生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并运用想象力去获取知识经验。
B.让师生保持知识与火热的生活之间的相应联系,需要大学联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
C.运用想象以引出适应于事实的一般原则并理智考察符合该原则的各种可能性,能使人具有建构新世界的理智的远见。
D.人们必须揭露并克服懒惰、无知、教条主义、蒙昧主义等认识世界的障碍,尤其要消除对相邻学科的嫉妒和忧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只有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才能让一件事实不再是纯粹的事实,让记忆富有生机而不再是一种负担。
B.通过训练得到增强的想象力大都能保持终身,所以对青年进行想象力的增强训练,同时将经验有机融入,就成了大学的任务。
C.没有自由的气氛、多样的经验、不同心智的相互激发,以及为社会成就自豪的兴奋与自信,想象力与学问将难以结合。
D.超越目前似乎被认为应该生活在其中的狭小世界,要下大功夫,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人们大都无法认识这个世界。
3.下列各项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邢沁妍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大学的任务是师生一起运用想象力去获得知识经验”无关的一项是(     
A.讲授结构力学核心知识,按知识模块进行层级细分,在课堂上逐一讲析,以帮助学生巩固、深扎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
B.从“概念”出发指导“应用”,再从实际应用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后,引导学生逐步探索背后隐藏的概念和原理。
C.请马来西亚留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找一些家乡日常生活中的“结构”应用,与同学们分享,共同领略马来西亚建筑风格。
D.播放2020年疫情暴发时建设火神山医院的视频,介绍工程建筑涉及的力学概念,让学生感受结构力学的重要作用与强大魅力。
4.材料一论证结构清晰严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大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21-04-28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学科网2021年高三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广东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暗夜

蒋子龙

天空漆黑,硝烟搅动着乌云,海上波涛峥嵘。舰艇在洋面上劈开一道道深沟,炮火连天,烟雾弥漫……

急促的电话铃响第一声,他就猝然出梦,尽管感觉像刚睡着,却抬身而起,同时把电话抄在手里。这是长期跟海洋打交道逼出来的警觉。

电话里传来公司值班员方见惊恐的呼叫:“余总,天觉号出事了!”

“嘭”的一声,脑袋又像许多年前被绷断的钢缆抽上一样,瞬间感到碎裂般的疼痛:“说!”

“船长已弃船。”

“天觉号翻了没有?”

“还没有,只说倾斜。”

“我这就到,立刻通知调度、律师、保险公司、货主……”他瞄了一眼时间,凌晨两点二十五分。

他的脑子里飞速揣度着自己钟爱的天觉号眼下正面临的种种可能……这是去年花七千六百万美元买的新船,从利伯维尔装了散货回国,船上总价值少说也有一亿三千万美元。真若打了水漂如何得了!

周天远洋公司值班室在经纬大厦的九楼,透窗可俯瞰天津港全景,灯若连珠,色彩斑斓,一座座巨型吊车垂臂而立,显得温暖而宁静。余乾宁进屋直奔侧墙上的巨幅海图,同时对方见下令:“打开录音机和录像设备,从现在起,这个房子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都要记录在案。”

方见短发方脸,透着一股忠诚干练的精气神,此刻神色高度紧张,利落地打开各个现代音像设备,眼光也一直跟踪着自己的上司。灾难突然降临,驱使他们异常昂扬,老板的心思深不可测,里面似正在酝酿着一场风暴:“天觉号的位置?”

“南印度洋,东经六十五度,南纬三十四点五度。”

“水深?”

“四千九百五十米。”

“有照片或视频传过来吗?”

“没有。”

“想办法叫通船长电话……”

此刻公司总调度易阳春、法律顾问鲁贤,前后脚奔进值班室,却谁都没有说话,一左一右地站在余乾宁两侧。

船长的卫星电话接通了,方见按下能录音的扩音键。余乾宁坐到电话机前:“刘洋船长,我是余乾宁,你和船员们怎么样?”

“我们都上了救生艇。”

“是全部吗?有没有丢下的、受伤的?”

“没有。”

“天觉号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可能遇上了涌流,一开始船剧烈地颠簸,然后倾斜,我一看不好,赶紧发出求救信号,为保护船员生命只好弃船。”

此时值班室电话的扬声器响了:“余总,我们得救了,上了一艘希腊货船,是他们收到求救信号后主动靠过来的。”

值班室大电视的画面却喀嚓一声又断了。现场海况越来越糟,风雨大作,雷电交加,船员们都上了希腊货船,救生艇也收起来了,免得被风浪打走。

天觉号倾斜加剧。

它的大限已到,值班室里外静得连喘息的声音都听得到。似乎过了很长时间,余乾宁发声打破了屋里的死寂:“阳春和我留下,为天觉号送行。其他人都回家,明天上班来听消息。”

一阵骚动之后,值班室乃至整个大楼里又安静下来,两个人坐在值班台前,守着像死机一样的电视,长时间默然无语。

值班室里静谧而冷冽,余乾宁揉搓着一个个紫印的额头,仿佛心血耗尽,精力枯竭,“等忙过这几天,你将这些年认识的好船长,出色的大副、二副及水手拉个名单,看来我们还得要有自己的船长。”

“你不是一直主张不养船员吗?这次多亏了这一点。如果是我们自己的船长那还不得赔死!”

“如果你是船长,或者我在船上,天觉号还会出这么大的事吗?”余乾宁心绪沮丧,“其实刘洋也是个老船长,没想到他成了老油条,没有一点责任心。现在这个社会能依靠的只能是自己,自己的人,自己培养的人。”

话未说完,值班电视突然出现画面,南印度洋上雨过云散,风平浪缓。正值黄昏,夕阳浴波,洋面被涂抹得发紫。于万顷波光中,天觉号只剩下一条白线……

两个人悚然起身,眼看着那条白线渐渐消失于海波之下。身后“哐”一声,余乾宁猛回头,见刚才答应回家的周天员工,又都悄悄地回来,站在值班室门外……

余乾宁盯了易阳春一眼,见对方极轻微地点了一下头,便一言不发地扔下一群发傻发愣的公司员工,径直下楼驱车回家。到家后嘱咐,不许任何人打搅他,随后就一头攮到床上,呼呼大睡。

就这样,他不吃不喝,睡了一天一夜还不醒……

(原文刊于《上海文学》,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猝然出梦”“抬身而起”“抄在手里”一连串动作,刻画出余乾宁长期跟海洋打交道的警觉。
B.忠诚干练的方见“此刻神色高度紧张”,既写出事发突然时他的紧张,也写出余乾宁深不可测的老谋深算。
C.刘洋船长弃船而去,使余乾宁认识到“培养自己人”的重要,改变了他不养船员的初衷。
D.余乾宁让周天员工回家休息,可是当天觉号沉没时,员工却又出现公司门口,表现出了员工对公司的关爱。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的背景是总价值一亿三千万美元的货轮在世界上最凶恶的水域发生倾斜,因雇佣的外国船长带领船员弃船逃生而原本或可被挽救的天觉号沉没了。
B.小说描写了周天公司所在地天津港“灯若连珠,色彩斑斓”“显得温暖而宁静”夜景,与天觉号出事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平静中孕育着大的风险。
C.小说描写天觉号沉没前的南印度洋上“雨过云散,风平浪缓”,真实的描写了当时的环境,暗示出了周天公司即将雨过天晴,迎来新的开始。
D.小说结尾部分写余乾宁对船长刘洋不负责任的批评以及要靠自己人的打算,暗示出余乾宁并没有被天觉号沉没打败,仍会钟爱自己的航运事业。
8.小说主人公余乾宁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
9.小说以“暗夜”为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魏征上疏曰:夫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昔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霸乎?”管仲曰:“此极非其善者,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如何而害霸乎?”管仲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晋中行穆伯攻鼓,经年而弗能下,馈间伦曰:“鼓之啬夫,间伦知之。请无疲士大夫,而鼓可得。”穆伯不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君奚为不取?”穆伯曰:“间伦之为人也,佞而不仁,若使间伦下之,吾可以不赏之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虽得鼓,将何用之?”夫穆伯,列国之大夫,管仲,霸者之良佐,犹能慎于信任.远避佞人也如此,况乎为四海之大君,应千龄之上圣,而可使巍巍至德之盛,将有所间乎?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

贞观十六年,太宗每与公卿言及古道,必诘难往复。太宗手诏曰:“非虑无以临下,非言无以述虑。比有谈论,遂至烦多。轻物骄人,恐由兹道。形神心气,非此为劳。今闻谠言,虚怀以改。”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啬(sè)夫:掌诉讼赋税的地方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
B.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
C.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
D.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庙号,庙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万乘,古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辆,因此以“万乘”指天子、帝王。
C.公卿,指三公九卿,“公”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
D.手诏,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古时有御笔手诏的说法,象征着帝王的恩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认为,自己说话要谨慎,把百姓的福祉作为重要的考量,杜正伦对此也做了分析和补充。
B.魏征引述管仲的话告诫太宗,正确地任用和对待人才,不能让小人从中作梗,否则有损于国家。
C.馈间伦认为自己具有不用一兵一卒攻下鼓的能力,但因不具备君子的品行没得到穆伯的重用。
D.唐太宗由于和各公卿大臣谈古代治国之道过于频繁,产生了轻视别人的骄傲态度,后虚心改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
(2)若赏之,是赏佞人也;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士舍仁而为佞。
14.文中魏征上疏时以“日月之蚀”作比喻,其用意是什么?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秋思

陆游

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

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

风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

信步出门湖万顷,季鹰不用忆莼鲈[注]


【注】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张翰躲避乱世,因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而辞官还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感叹自己年龄已到四十岁,内心也早知道辜负了一生的抱负。
B.颔联中的“闲日月”“醉工夫”,蕴含着诗人此时此刻无可奈何的心情。
C.颈联写落叶和透过门窗的寒气,点明了深秋的时节和诗人的身体状况。
D.闲居的诗人面对着秋色秋景,思绪万千,全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秋日所感。
16.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