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12-22 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西周初年,周公旦被封在奄(商朝旧部,周初参与叛乱,被灭),建立鲁国;姜尚被封在营丘(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建立齐国。这表明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经济B.拱卫王室C.奖赏功臣D.笼络宗亲
2022-02-20更新 | 459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西汉初期,“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但到汉武帝时期,马匹遍布街巷。这得益于汉初
A.推行郡国并行B.沿袭秦朝制度
C.实施均输平准D.践行黄老之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基于这一认识,孝文帝
A.迁都洛阳B.推行汉制C.重文轻武D.发展农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来,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
2022-10-07更新 | 296次组卷 | 3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022-04-18更新 | 300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A.西夏、辽、南宋B.西夏、金、南宋
C.金、辽、北宋D.西夏、北宋、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元朝实行严格的夜禁政策,但时人诗歌不乏对夜市的描写,如“城閨南有市,灯火夜眠迟",“市声初息水声闻,月照虹桥夜未分”。这从侧面反映了元朝
A.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B.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
C.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D.封建专制制度的废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金史兵制》载:“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徭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这说明猛安谋克
A.推动金朝的建立与发展B.模仿汉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C.是社会与军事管理系统D.加强与汉族间的交往交融
2021-01-22更新 | 352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这一机构,“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这一机构是
A.唐朝的尚书省B.宋代的参知政事C.元朝的中书省D.明朝设立的内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684年,清廷设粤海关(广州)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江海关(松江),监管货物进出口和收取关税。还允许欧洲各国在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清廷
A.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B.有条件地开放对外贸易
C.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系D.国库收入依赖外贸税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维新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这表明慈禧太后
A.谋求富强同意有限变法B.与光绪帝政治理念一致
C.假装变法实为图谋政变D.与维新派变法理念相似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B.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沉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该观点
A.反映了士大夫对洋务运动的反思和批判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
C.宣泄了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不满
D.体现了抵御外侮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合约之名,而未见其文”。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清政府的行为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并没有对中国产生巨大灾难B.没有促进清朝外交体制的变化
C.清政府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D.有利于英国的治国理念在中国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外国资本的大力援助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清朝政府的政策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设立于上海,投资人之一的张元济认为“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以“创务育人”达到“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目的。材料反映出当时
A.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共识B.国民教育改革的势在必行
C.政治改革推动传媒发展D.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情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