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 高三 期中 2021-12-22 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在谈到西周时期的宗法制时,有人认为:仅有天然的父子关系或嫡长子继承关系,并不能构成宗法制。这一观点
A.错误,因为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B.错误,因为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C.正确,因为宗法制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制度
D.正确,因为宗法制并不十分看重血缘关系
2021-12-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
A.权力重心在中书B.皇权逐步加强C.外朝受内朝牵制D.三省已具雏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清代学者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  )
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
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D.从宋朝开始官僚政治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
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2016-11-27更新 | 27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上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宋朝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元丰改制后,御史台的职责是:“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谏官的职责是:“凡朝政阙失,大臣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这反映了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是
A.御史与谏官事权分明B.谏官的谏诤由大臣转向皇帝
C.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出现了“台谏合一”的态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有人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一说法能够成立的主要理由是
A.这是古代一种典型的直接民主形式
B.少数奴隶主贵族掌握城邦的实际权力
C.广大妇女的参政权被完全剥夺
D.向雅典城邦交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在罗马时代,由于奴隶没有诉讼权,恩主(奴隶主)要解放奴隶时,可以请一个人作为奴隶的辩护人装作起诉恩主,问恩主是否要解放这个奴隶,然后由长官宣布奴隶获得自由,后来干脆直接由长官的卫士扮演辩护人的角色。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维护奴隶的人身自由
B.保护恩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C.重视维护法律程序和权威
D.司法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除了明确规定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教徒外,还规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凡被法院定罪的人,国王不能随意赦免;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一法案没有实现的是
A.议会控制了国王的继承权
B.议会对司法权约束增强
C.议会部分地制约了行政权
D.议会中贵族势力被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小布什诉戈尔案”轰动政坛,源于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几十张选票的有效性上产生争议。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决定重新点算选票的过程违宪。该材料
A.反映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制约
B.展现最高法院掌控国家行政权
C.证实总统胜出无需选民志愿
D.体现国家权力机关权力分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
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
2021-10-27更新 | 992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6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甲午战争进行时,恩格斯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
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
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2021-12-22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3. 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B.洋务派C.太平军D.义和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这种见解
A.抹杀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反侵略求独立的反抗史
B.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C.扩大了近代中国人民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的奋斗精神
D.批评了部分历史学家不顾事实崇洋媚外的治史态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5.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019-01-30更新 | 259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天津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1923年陈独秀说:“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但以革命运动中主要分子而论,却大部分不出于纯粹的资产阶级,而属于世家官宦堕落下来非阶级化之士的社会;这种非阶级化的‘士’之浪漫的革命,不能得资产阶级亲密的同情。”此评论意在强调
A.争取资产阶级参加革命
B.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C.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无关
D.国民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2016-11-27更新 | 24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诊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撑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018-02-08更新 | 22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0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如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88年使用次数1993年使用次数
自由世界183111
西方82231

A.两家报纸不再受冷战影响
B.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C.西方国家数量增加
D.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