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宁夏 高二 期中 2023-10-05 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
2021-06-15更新 | 9130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6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原王室的青铜器变为各诸侯自铸的青铜器,原来的“礼器”变为了士大夫阶级享用的器物,或成为象征个人财富的器物。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地方势力壮大B.传统制度遭到破坏
C.商品经济兴起D.青铜工艺达到顶峰
2021-12-10更新 | 41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15所名校大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精准备考原创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战国时郡是设于边境地区。边地原为荒僻之地,人口稀少,虽然面积大于县,其地位却比县低。后来边地逐渐繁荣、人口增加,乃于郡下设县。于是在边地有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这说明(     
A.兼并战争推动管理体制变革B.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普遍推广
C.经济发展影响政治体制变迁D.各国变法成效已然得到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秦自立国以来,一直受到犬戎等周边民族的威胁与侵扰。最初秦国为防范犬戎的进攻,在边境设置兵民合一的村落城池,后来演变成郡县。由于能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抗击周边民族的侵犯,所以秦国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这说明郡县制的设置源于(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B.防范外族对边关的侵扰
C.消除割据势力的威胁D.建立大统一国家的诉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两汉的很长一段时间,州都是作为监察区而存在,在层级上则是郡县二级制;东汉后期,州则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刺史也摇身一变成为主政一方的州牧,国家结构变为州、郡、县三级制。这一变化
A.强化了地方的监察职能B.完善了封建国家的行政层级结构
C.弱化了刺史的监察权力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唐初宰相由两类人构成,一类是三省长官,即门下侍中、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射,称为四辅;一类是他官加“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衔者。他们都是“兼职宰相”,各有本署事务。所以,宰相通常是上午在政事堂议事,下午回本署办公。这说明唐初(     
A.三省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B.三省长官都拥有决策权力
C.君主专制受到了极大挑战D.制度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在宋代,江西饶州盛行这样一种风气:“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建学独先于天下”的延平府,出现了“家乐教子”的社会风尚,史书甚至说此府“五步一塾,十步一庠”,其读书风气则是“朝诵暮弦,洋洋盈耳”。这一风气(       
A.与宋朝治国方略的调整密切相关B.表明宋朝重建儒家纲常伦理的迫切性
C.为科举制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件D.说明宋朝大一统思想文化构建的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元朝对地方大体采取:在汉族及某些边境地区,设置行省,以资控驭;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藏族地区,则直隶中央;同时,在适当的地区,配置皇子出镇,以加强控制。这说明元朝政府(     
A.把行省制推广到全国B.因地制宜加强地方管理
C.沿用西周分封诸侯之制D.大大强化了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后,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升格为独立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地位的提高,朱元璋又担心部权过重而威胁皇权,因而于1382年裁谏官,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和百官。以上举措
A.保障了吏治清明B.形成了完善的监察体系
C.有利于加强皇权D.体现了政府决策的随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伯利克里在悼念与外邦人作战中阵亡的雅典士兵时宣称:“我们不用财富相互吹嘘、炫耀,而是用财富来做真正有用的事情……雅典公民不会因为要照顾小家而忽视国家,甚至连我们当中从事商业的人也有很好的政治观点。”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商人开始具有参政意识B.城邦至上理念盛行
C.民主政治达到黄金时期D.理性主义成为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2021-06-13更新 | 14499次组卷 | 140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罗马法中有一案例:“一个人在自己的地里焚烧庄稼收割后的余茬,火势加大而蔓延开来,烧毁了别人的谷物或葡萄树,如果他是在刮风的日子里引火,他就要像一个放任损害发生的人一样地,被认为犯有过失而承担责任。”此案例说明,在古代罗马
A.严禁人们破坏农业生产B.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C.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保护环境已经走向法制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在美国历史上,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于1974年遭众议院弹劾,被迫辞职;1998年克林顿总统因与白宫前实习生莱温斯基的婚外情遭众议院弹劾;2021年众议院以232票赞成,197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对第45任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国会对总统的弹劾表明
A.美国国会是国家权力中心B.美国立法权大于行政权
C.美国权力运行的制衡原则D.国会与总统的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有学者认为: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023-08-16更新 | 147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1871宪法都建立了联邦制。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德国联邦议会由加入联邦的各邦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土邦拥有足够议席行使否决权。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     
A.建国道路的差异B.加入联邦各州(邦)实力不同
C.政体选择的不同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抵抗。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天津、烟台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抵抗侵略的行为
A.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可和全力支持
C.表明当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展示了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斗争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中记载:一方面天朝当局听说来了“洋兄弟”就很高兴,认为是一家人,与作为敌人的清朝“满妖”相反,还表示出一些亲昵言行,如一位天朝官员曾向英使询问:“听说圣母玛利亚有一美丽的妹妹,你们能否使她嫁给天王?”另一方面又把他们当作天王的藩属,认为是来称臣朝贡的,要求其行跪拜等为臣之礼。材料中的情景主要揭示了太平天国领导人
A.对基督教的认同
B.主张政教合一
C.天朝上国的心态
D.希望共建人间天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对列强的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接轨国际规则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2022-03-15更新 | 278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届湖北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调研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