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河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3 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上之”。墨家的上述人才观折射出(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分化剧烈B.墨家思想代表的是下层阶级的愿望
C.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壮大的时代特征D.希望社会矛盾缓和平等的理想寄托
2024-05-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秦朝手工业规模很大,为了加强管理,政府设立多种职官及法规,内容丰富而具体,涉及劳动定额、产品规格、产品质量、工匠培训等。这表明秦朝
A.农工商各业得到保护B.农本观念受冲击
C.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D.以立法管理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西汉初年,朝廷曾诏令王国、郡设立太上皇(刘邦父亲)庙、高祖庙,与中央皇室共尊同祭。但西汉后期,汉元帝下诏废除郡国庙,且皇帝宗庙只设立在京师,由当朝天子亲祭。西汉郡国宗庙的兴废从本质上说明(     
A.礼制兴革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B.统治者通过祭祀神化家族权威
C.政体稳定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D.西汉王国势力的扩张威胁中央
2024-05-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北宋张载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文天祥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人的思想抱负源于(     
A.科举制度对宋代文士的影响B.理学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C.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使命D.士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明成祖时期相继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分别建立了以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九个军事重镇为中心的军事城镇体系,其中甘肃、宁夏、山西、大同等军镇城市后来都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城市。这表明(     
A.明成祖时北方边防形势严峻B.军镇设置对城市发展影响大
C.王权通过军镇加强内部统治D.周边游牧民族促成城市发展
2024-05-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抵抗。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天津、烟台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抵抗侵略的行为
A.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可和全力支持
C.表明当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展示了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斗争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有急切的变革要求,他们把变化、发展看作世界一切事物的规律,使用的武器是庸俗进化论,强调有次序的量变、渐变,排斥质变。他们不依靠达官贵人,但又幻想得到某些开明者的支持。这表明维新派
A.存在有偏激情绪和绝对化倾向B.注重变法实践与社会实际的契合度
C.旨在开启思想文化领域近代化D.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达到政治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在中国近代学制中.1904-1922年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这种变化
癸卯学制(1904年)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分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戌学制(1922年)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A.体现了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B.印证了民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C.说明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D.反映出平民人格与精神塑造被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如图是一部图书的封面。它涉及的历史事件(     

A.利于近代民族工业合理布局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D.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2024-05-2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