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等级考)
福建 高二 期中 2023-11-24 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仰韶文化洛阳王湾遗址的小陶罐内壁附着有粟的痕迹,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同时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同时,在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遗址、郑州西山的古城等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这表明此时(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已经出现B.农业经济活动较为稳定
C.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D.农作物种植出现了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家”字在春秋以前仅有两个意思,分别是氏族宗庙、宗族。而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逐渐衍生出“个体家庭”的意思。导致“家”的含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逐步瓦解B.宗法制趋向完善
C.生产关系的变革D.各国变法的推动
2023-01-15更新 | 70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先秦诸子思想各有“奇谋”,如道家“谋道”,儒家“谋(圣)心”,墨家“谋利”,法家“谋势”“谋霸”,兵家“谋胜"。先秦诸子的“奇谋”旨在(     
A.达到复古的政治目标B.推动社会政治变革
C.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D.努力完善个人品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据《史记》记载,荆轲刺秦王时,秦王左右的大臣依秦法均未携带武器。而从现在出土的汉代荆轲刺秦画像石看,秦王左右配有武器(见下图)。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司马迁借史书讽刺秦国严刑峻法B.画像石为出土文物可信度更高
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D.运用不同史料首先要辨别真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秦朝设有监御史,其地位不高,排在郡守、郡尉之后,但因其隶属御史大夫,代表朝廷监察地方官员,限制地方官员的活动,具有相当大的权力。秦朝监御史的设置是
A.维护地方统治权的需要B.树立监察体系独立性的要求
C.实行郡县制的重要措施D.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的手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秦汉时期,官吏分为“长吏”(朝廷命官)和“少吏”(低级官吏)。少吏虽然职位和俸禄较低,但名目与人数众多,有关规定和限制也很严格,如下表所示。由此可推知,秦汉时期
项目内容
选拔资格家赀限制;年龄限制;道德和才能标准;文字知识和晓习律令;特殊群体的限制,即赘婿、贾人及吏坐赃者
升迁制度察廉制度与功次制度;孝廉、贤良方正、茂才、捕格群盗尤异
社会待遇赐钱、赐金;赐爵、赐肉、赐酒、赐食;益俸;休假
A.地方行政体制发生嬗变B.官僚政治有助于加强封建统治
C.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缓解D.君主专制统治的效能遭到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汉平帝时,黄河、汴渠决口,冲坏河堤,朝廷随即征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水渠建成后,汉平帝亲自巡视并下诏,令沿河郡国设立管理维护河堤的官员。研究表明,自王景治理黄河后的800年中,黄河没有出现大的决溢和改道。黄河治理表明东汉时期(     
A.国家组织能力强大B.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C.防汛安全体系完善D.重视水利工程的综合利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汉书·食货志》载:“在野曰庐,在邑曰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材料说明乡里制度(     
A.是地方治理的自治制度B.为基层百姓的利益服务
C.有助于加强基层的治理D.确保了汉代的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汉书·武帝记》记载:“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作角抵戏(古代角力、角技艺射御的歌舞之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戏于上林平乐观”。《汉书·西域记》记载:“(武帝时)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角抵之戏以观视之”。这说明汉武帝时期(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B.耕战结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C.已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角抵活动展示了汉盛世景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晋书》记载:前燕创立者鲜卑落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黄帝部族称号),后秦创立者光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舜帝部族称号),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居幽、翔。”这些政权创立者此举旨在(     
A.宣称自己是华夏后裔B.推动民族交流融合
C.构建其政权的合法性D.证明华夏文明先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