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题 > 按关键字
试题 试卷 专辑
更多:
显示答案
|
1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在如何管理社会、驾驭现代化的经济,如何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这些问题上,民主资本主义和统制性共产主义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它们互相敌对,并展开竞争。这可以用来说明(       
A.美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B.美国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遏制
C.苏联联合盟友对抗美国D.美苏意识形态领域对抗激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至北魏后期,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北方终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一大批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中原汉族的程度,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也日益与汉族接近或基本消除了差异,民族心理素质发生变化。经过杂居、通婚,这些少数民族在血统上与汉族融为一体,使汉族共同体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一些原来较低于汉族社会发展水平的少数民族纳入汉族共同体实际上加速了自身社会的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提出:“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进程,也完全符合这“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摘编自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材料二   “走西口”是明清以来山西、陕西人民不断迁徙到西口地区(今内蒙古西部地区)谋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明清时期,“走西口”的主体主要是兵变士兵、蒙古人掳掠的俘虏、追求土地的农人等,逃避饥荒的流民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西口土肥水美,早期走西口的汉民也只向蒙旗交租,不向国家纳赋。最早的走西口者大多春至秋回,当“雁行人”来回奔波于家乡和西口外的时候,他们的家乡只能是其祖籍地,这种观念并没有很快就随着逐渐出现的人口定居而发生改变。随着人口迁移规模日益扩大,西口也得到发展,至清末,“二百余年,耕凿相安,乡井是故,讼狱至县,差徭应县,虽曰蒙疆,俨同内地”。

——摘编自刘忠和《“走西口”历史研究》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以来近代交通运输和商业的扩展以及19世纪末以来近代工业的扩展,极大地刺激了城市发展,虽然这种发展与现代化的大部分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首先出现在外国控制的通商口岸,但在1919年以前,纯粹的中国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成长起来。国内的迁徙运动,是最普通的一种移民运动。在近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着乡村与都市的人口移动,这种移动的结果,不断地使许多年轻人从乡村徙入都市,包括长江沿线和沿海各城市,如上海、无锡、汉口、广州等地。潮水似的移民大都来自乡间。虽然移民运动的进行,其吸引力及离心力究竟如何,还没有足够系统的研究,但大量人口向都市流入,确是普遍的事实。

-—摘编自行龙《人口流动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走西口”人口迁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及条件。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伴随着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带来的较快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拉丁美洲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但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大量移民只能聚居于贫民窟。1953年,学者将其归纳为“过度城市化”。移民劳动力往往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或者正式地受雇于某个雇主,缺乏社会保障(如不参与养老金项目)与体面的工作条件,通常而言工资也极低。20世纪70年代,三分之一的拉美城市人口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拉美各国的第一大城市(首要城市)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重都非常高,2020年不少国家超过40%,有的甚至高达70%。由于城市化缺乏工业化支撑,城市无法为迁移人口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基本的生活条件,新增人口多为贫困人口,城市正规住房总体短缺,大量移民无法获得基本的卫生、教育与医疗条件。

——摘编自王瑞民《过度与不足:拉美与中国城市化的比较与反思》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拉美过度城市化的成因并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2024-04-08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西方学者分析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化过程时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农村偏向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安排城市居民到农村工作,采用“下放”政策,在城市与农村发展上,具有强烈的“反城市,亲农村”的意识,即有“农村偏向”。
城市偏向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实施的一系列具体政策,如限制城市人口、实行粮油供给制等,来保证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顺利进行,并非是“反城市情结”的,而是更具有城市偏向的。
A.忽视了国情对城市化战略的影响B.丰富了城市与农村关系的理论
C.带有明显的政治偏见和经济敌意D.把握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世纪初,美国西部农产品通常是沿俄亥俄河、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经南部港口新奥尔良出墨西哥湾,再运往大西洋沿岸城市。1825年伊利运河建成后,这些农产品直接从俄亥俄经伊利河运往纽约。由此可推知,伊利运河(       
A.加快了美国西部沿海的城市化B.有利于促进美国国内市场的发展
C.导致美国南北方的矛盾激化D.开辟了大西洋与太平洋间的新航路
2024-03-12更新 | 55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19年江苏吴江县农民离村率是4.88%,山东化县的离村率更高达8.7%。农民到城市后获得新的职业,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缓慢发展B.经济发展推动家庭观念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发展D.自由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世安在《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中指出:17511780年,英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5万人;17811790年,上升到每107.8万人;而到了18111820年间,又上升到每1021.4万人;在18211830年,更达到每1026.7万人。这种转移的速度使农村就业人口迅速减少。齐世荣在《精粹世界史——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中指出:在18011851年的半个世纪中,英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至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增至45%。到1900年,城镇人口比例激增到75%,英国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关于英国城市化的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某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历史小论文,并设计了下侧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1.工业革命与城市化问题
2.二战后基层自治的发展
3.联合国倡导和积极推动
4.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方向
A.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B.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
C.民主化与法制化趋势D.社区组织形成与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石油大会战,大庆地区开始了城市化演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4月的统计,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人员已达4万多,其中总工程师、总地质师、大学教授、工程师和地质师等各类工程技术干部达1000多人。参加会战的大多数人员成为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最早的一批永久居民。

表:19604月全国各地参加石油大会战人数一览表

人员单位分布松辽玉门四川北京新疆青海银川高校黑龙江解放军总计
人数5644629923951491831132016881116092947949705

注;数据出自《大庆市志》[M].大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南京出版社,1988.

材料二   随着石油开发地域的不断扩大,职工家属不断来到大庆,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人口迅速增加,居民点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形成了工人镇、中心村、居民村三级城镇体系,人口达70.95万。19791214日,大庆建市后,正式开始了有计划地调整矿区建设总体布局,出台了大庆第一轮总体规划,有效地解决了城镇建设与油田生产之间的矛盾,引导城镇居民点建设由高度分散向相对集中发展,以促进大庆由矿区建设向城镇建设转变。

材料三   随着30多年的石油开采和城市建设,大庆市已经今非昔比,依赖于石油产业的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大庆市的文化、教育、科研产业也在同步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经济上占比增加。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极大的减少了大庆城市化进程中分散式空间布局的影响,促使了各个城镇和中心村的协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材料一、二、三摘编自张满《大庆城市化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第一批永久居民的构成特点,这对大庆城市化演进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以后大庆建设发展的趋势,并说明大庆建市以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下图所示为1960年和2017年典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对比。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A.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了发展
C.多极化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D.发展中国家主导国际新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