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题 > 按关键字
试题 试卷 专辑
更多:
显示答案
|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005年,非洲许多国家的人均GDP不足2000美元,但是城市化水平却达到50%以上,其中人均GDP仅889美元的吉布提,城市化率竟高达86.1%;而拉美一些国家的人均GDP徘徊在1000-5000美元之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其城市化水平却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由此可知这些地区(     
A.城市化出现过度发展B.政府积极推进城市化
C.居民的生活水平较高D.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
2023-04-08更新 | 31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三重教育2023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新教材老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自19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大约40年左右的时间里,汕头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全,形成了供水、供电、铁路、公路、港口、桥梁、通信等完整一体的近代设施体系,在许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使汕头充满浓烈的近代化城市气息。这反映出,汕头的近代化(     
A.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B.得益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
C.为全国城市建设树立标杆D.折射出中西社会文化的更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下表所示为1978年以来青岛市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百亿”“千亿”“万亿”的时间节点记录。
“百亿”“千亿”“万亿”
达成时间1985年,111.4亿元1996年,1117.4亿元2010年,11450亿元
耗时7年11年14年
以1978年为起始时间这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推动城市工业发展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C.国有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D.城市化和国际人才流动加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45年恩格斯指出,六十年至八十年前,英国的城市很少、人口稀疏并且多半是农业人口。而现在它有许多巨大的城市和勤劳而明智的稠密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完全是由另外的阶级组成的。促使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动力机器的广泛应用B.圈地运动的推动
C.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D.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陆续设置了济贫委员会、工厂视察员办公室、卫生总局,负责解决城市住房短缺、贫民窟密布、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此外还兴建了商店、公园、仓库、车站等公共设施。这表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B.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注重“以人为本”
C.工业化进程中城市问题日益突出D.城市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
2022-02-19更新 | 178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祁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下图是1831年英国漫画。漫画中左侧的改革者高举写有“改革”字样的大斧砍向腐朽的大树,右侧的反对派则拼命维护这棵腐朽的大树。这反映出

铲除“衰败选邑”
A.民主化改革道路曲折B.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C.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D.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022-02-14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古今中外的城市化进程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美国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社会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纽约、芝加哥等在20世纪初人口已超过百万,1910年一个委员会对纽约及其他城市情况作过调查,所有的房间中,三分之一的住着两个人,其余三分之二则住有3人以上;费城和圣路易斯其排水系统总长度仅相当于这两个城市街道总长度的一半多一点。而新奥尔良和莫比尔等城市依旧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各种族、民族以同质形式居住在特定的街区,彼此间以拼图形式存在。据有关资料,从1880年到1890年,全国犯罪率上升了80%,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城市。

——摘编自《美国城市化进程探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能通过各种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同时可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0.15%,而同期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

——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开始消散”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世纪后期,大规模的冶炼工业的生产等导致工人出现了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癌等问题。从20世纪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等新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B.生物病毒的传染
C.资本家的肆意剥削D.石油工业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人类自开始生产活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世界的生产方法和工作关系……更快的生产速度,更长的劳动时间,有限和封闭的空间,为日益增加的劳动大军带来了新的疾病。工人劳动状况持续恶劣,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19世纪后期大规模的采矿、冶炼、煤化学工业的生产等导致工人出现了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癌等问题。从20世纪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肿瘤等新问题。

19世纪起,职业性危害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开始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职业性病伤的防治。英国改革家和医生计算、度量和证明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英国工人生命的影响,承认折磨着工业人口的职业病具有广泛性。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认为工人健康的恶化证实了工业资本主义造成了难以接受的社会代价。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存权利,工人也广泛组织起来进行斗争,促使一些国家建立职业安全卫生以及劳动保险的法规,开展防治职业病机与研究。各国政府通过实行有限的社会和健康保险计划对工业化的影响作出反应,旨在解决由于工作相关的残废、疾病或死亡而造成的新式依赖。进入20世纪,德国和英国立法规定,必须为死亡老家庭提供基金以及为残废和患病工人提供照顾。美国各州开始通过工人赔偿法。在二战前的几十年里,政治家劳工、经理、保险公司代表、医生和律师都提出了国家新工业的工作场所的职责和危险问题,涉及的问题范围广泛,囊括了从责任的认定到资助受害雇员等一系列问题。

——摘编自【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方职业病形势严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职业病防治的特点。
(3)综合述材料谈职业病防治与工业文明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
史实推论
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

A.1个B.2个C.3个D.4个
2020-07-14更新 | 196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太原五中2018届高三月考(12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